摘要: 目的:观察评估疏肝益肾法对乳腺癌患者来曲唑治疗所致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绝经后乳腺癌患者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所有患者均口服来曲唑2.5mg,1次/d,并同时服用钙尔奇片剂1粒/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以“疏肝益肾”立法的汤药——慈菇平岩汤。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FACT-B评分、中医症状评分、骨密度(BMD)、骨代谢指标(N-MID,CTX-I)、雌二醇水平(E2)、肿瘤标志物(CA153,CEA)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两组患者治疗后FACT-B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FACT-B相对应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治疗后相对应的中医症状评分数值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相对应的中医症状评分数值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相对应的中医症状评分数值组间比较,治疗组相应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治疗组患者较对照组在改善相应的中医症状方面效果更优。③对照组在治疗后的骨代谢指标水平较前增加(P<0.05),且骨密度值较前降低(P <0.05);治疗组治疗后的骨代谢指标水平亦有所增加(P<0.05),但骨密度并无显著降低,即患者治疗前后相应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相对应的组间骨密度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两组患者治疗前E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接受相应治疗后,其E2数值无显著改变,与治疗前相应数值比较及组间相应数值对比,其两者对应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肿瘤标志物(CA153、CEA)均较前下降(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对应指标数值的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⑥两组患者在接受相应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不适反应,且相关安全性指标均未发现明显异常。结论:疏肝益肾法对绝经后乳腺癌患者来曲唑治疗后引起的骨质疏松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有一定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