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排行

Baidu Google scholar CSCD Crossref WebOfScience Sciencedirect
文章出版日期: 一年内| 两年内| 三年内| 全部

当前选项: Baidu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当归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董晴;陈明苍;
2016, 12 (2): 32-34. [摘要] (122) PDF (621KB)(665)

当归为伞形科植物欧当归的根,具有补血活血/抗炎镇痛等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妇科、肾炎及三叉神经痛等疾病。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对当归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进行综述,并对其发展空间进行展望。

被引次数: Baidu(562)
山药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孙洋,梅伦方
2013, 9 (3): 50-51. [摘要] (61)

目的:通过检索国内有关山药药理作用的研究文献,并进行整理、分析、归纳,为山药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和维普全文数据库的相关文献,对山药药理作用研究进行较系统的综述并比较分析.结果:山药有增强免疫功能、降血糖、调节胃肠功能、延缓衰老、保肝、抗肿瘤等作用.结论:由于山药资源丰富,化学成分复杂,药理作用广泛,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是一种有潜力的药物资源.
 

被引次数: Baidu(140)
中医针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方雄平,
2012, 8 (5): 58-59. [摘要] (341) PDF (1455KB)(676)

目的:探讨中医针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35位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为观察对象,运用中医辨证分型,同时加以采用针刺、艾灸,配合捏脊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治疗。结果:35例中基本治愈27例,占77.1%,显效5例,占14.3%,有效2例,占5.7%,无效1例,占2.9%,总有效率为97.1%。结论:运用中医药针灸治疗,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被引次数: Baidu(132)
我国阿尔茨海默病的流行现状及预防措施
王, 晶
2011, 7 (2): 156-157. [摘要] (652) PDF (402KB)(1250)

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 Disease,AD)是我国最常见的一种痴呆类型。据估计,我国AD患者近600万,到21世纪中叶,AD患者将接近2 000万。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迅猛发展,老年性痴呆必将成为我国不可忽视的卫生和社会问题。就阿尔茨海默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相关的预防措施作一综述。
 

被引次数: Baidu(112)
黄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研究进展
熊明彪
2013, 9 (10): 70-71. [摘要] (80) PDF (1449KB)(641)

目的:分析探讨中药黄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方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黄芪化学成分、各种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黄芪作为我国传统中药,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临床疗效明确,其应用越来越广泛,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被引次数: Baidu(105)
黄芪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房宇,刘尧,
2012, 8 (7): 208-209. [摘要] (312) PDF (508KB)(532)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荚膜黄芪的干燥根,主要含有多糖、皂苷、黄酮类、生物碱等成分。黄芪总苷与黄芪多糖免疫调节作用明确。不同浓度的黄芪提取物可以增加脾脏、胸腺重量,提高黏膜免疫功能,调节与免疫相关的细胞因子含量,提高NK细胞的杀伤能力,促进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的吞噬作用,增加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数量及活性,从而使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具有不同程度的增强。深入研究各组分、不同浓度黄芪提取物对免疫调节的影响,探索免疫调节机制将对相关临床疾病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被引次数: Baidu(103)
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罗艺萍,
2010, 6 (4): 126-128. [摘要] (833) PDF (146KB)(2242)

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因其结构的多样性,表现出多种生物学活性。就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抗炎、抗诱变、抗肿瘤形成与生长等多种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被引次数: Baidu(98)
中药黄芪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
周承
2014, 10 (22): 100-101. [摘要] (91) PDF (394KB)(516)
被引次数: Baidu(94)
网络药理学: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新契机
孔鹏云,孙抗,杨力强,
2012, 8 (9): 206-207. [摘要] (263) PDF (280KB)(571)

简要介绍网络药理学的概念与研究方法,并通过对传统中医药学理论和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组学的思想相比较对比,探讨网络药理学思想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次数: Baidu(90)
3种不同石斛的化学成分及相关药理学研究进展
徐琼,陈素红,吕圭源,
2010, 6 (4): 115-118. [摘要] (620) PDF (188KB)(1356)

目的:对2005版《中国药典》所收载的3种石斛(金钗石斛、铁皮石斛、马鞭石斛)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作一比较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帮助。方法:通过查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和维普全文数据库1990—2008的相关文献,对这3种石斛已有报道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行较系统的综述并比较分析。结果:金钗石斛主要化学成分为生物碱、倍半萜类、菲类、联苄类等,还有少量多糖,石斛碱是其特征性成分,主要有抗白内障、兴奋肠管、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降血糖、抑菌等药理作用;铁皮石斛主要化学成分为多糖类、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菲类和少量生物碱,主要有增强免疫、抗肿瘤、降血糖、抗疲劳、解热等药理作用;马鞭石斛主要化学成分为联苄类、菲类化合物、对羟基顺式肉桂酸直链烷基酯等系列化合物,主要有抗癌作用。结论:药典记载石斛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的功效,主要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等症,但不同的石斛含有其各自主要的化学成分,表现为各自主要的药理作用。

被引次数: Baidu(88)
小檗碱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钟祥,李应东,
2012, 8 (3): 185-186. [摘要] (550) PDF (299KB)(505)

小檗碱(berberine)又名黄连素是存在于小檗科、罂栗科、毛莨科、芸香科等植物中,属于异喹啉类生物碱,具有清热、解毒、泻火等功能。近年来,随着对小檗碱研究的深入,发现小檗碱不仅在抗菌、治疗腹泻中有一定疗效,还在治疗心血管疾病、降血糖、降血脂、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多方面具有药理作用。就近年来小檗碱药理作用的研究作一综述。

被引次数: Baidu(82)
CT与核磁共振技术在股骨头坏死诊治中的比较研究
熊昆
2013, 9 (1): 192-193. [摘要] (59) PDF (299KB)(331)

目的:探讨CT与核磁共振技术(MRI)在股骨头坏死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CT检查组和MRI检查组各45例.结果:CT检查组的扫描结果为:确诊18例,占本组病例总数的40.0%;MRI检查组的扫描结果为:确诊24例,占该组病例总数的53.3%,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MRI较CT能更敏感地检查出股骨头坏死,是诊断股骨头坏死较为可靠及必备的方法.
 

被引次数: Baidu(72)
中药地龙的活性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
王春玲
2015, 11 (7): 53-54. [摘要] (63) PDF (442KB)(454)
被引次数: Baidu(71)
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
郑世维; 李黔春; 徐浩; 江中潮
2016, 12 (7): 88-90. [摘要] (96) PDF (420KB)(334)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代谢性骨骼疾病,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骨脆性增高为特征。近年来,针灸、推拿疗法、运动疗法及中药复方等广泛运用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疗效。综述近年来临床医家将上述疗法运用于骨质疏松症防治工作中取得的成果,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未来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前景。
被引次数: Baidu(71)
黄连生物碱对糖尿病小鼠降糖和氧化应激作用研究
陈新,黄静,李盼盼,李学刚,
2012, 8 (4): 24-25. [摘要] (398) PDF (1555KB)(696)

目的:评价黄连生物碱单体(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及其复合物对糖尿病小鼠的降糖活性和氧化应激能力。方法:细胞实验评价3种生物碱及其复合生物碱促进葡萄糖消耗的能力;动物实验评价3种生物碱,复合生物碱、高糖模型组、正常对照组、糖脉康组小鼠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液丙二醛(MDA),SOD和醛糖还原酶(AR)活性。结果:三种生物碱单体均能促进细胞葡萄糖消耗,都有抗氧化作用,但是复合生物碱的效果最好。动物实验表明复合物的降糖能力优于单体,且能明显增加SOD活力,降低mALB和MDA含量和AR活性。结论:黄连复合生物碱较强的降糖和抗氧化能力可能通过黄连生物碱单体之间的协同作用而实现。

被引次数: Baidu(69)
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蔡亲峰,
2012, 8 (5): 100-101. [摘要] (295) PDF (1460KB)(598)

目的:观察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50例1~6岁患儿,随机分为七氟醚吸入麻醉组(S组)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组(K组)。记录两组患儿围术期血流动力学、诱导时间、术后清醒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在血流动力学、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上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七氟醚组均少于氯胺酮组。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小儿短小手术优于氯胺酮静脉麻醉。

被引次数: Baidu(69)
没药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韩璐;孙甲友;周丽;付雪艳;白长财
2015, 11 (3): 38-42. [摘要] (69) PDF (922KB)(505)
被引次数: Baidu(68)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方案选择及效果分析
刘正君
2015, 11 (9): 86-87. [摘要] (72) PDF (450KB)(380)
被引次数: Baidu(66)
中医针灸联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体会
蔡志成
2014, 10 (22): 80-81. [摘要] (82) PDF (256KB)(520)
被引次数: Baidu(65)
埃塞俄比亚传统医学实践方法与政策概述
Kebede Deribe Kassaye,Alemayehu Amberbir,Binyam Getachew,Yunis Mussema
2017, 13 (12): 1-2. [摘要] (234) PDF (996KB)(556)
尽管传统医学在埃塞俄比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现代人们对其的了解以及传统医学行医者数量均比较有限,在国内医疗体系中经常被忽视。埃塞俄比亚传统医学不仅关注治疗本身,还注重人体机能、精神、社交等方面健康的维护,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精神疗法、预防疗法、手术疗法等。采用Google、Pubmed、Medicine Online以及埃塞俄比亚国立图书馆数据库,系统性查找关于埃塞俄比亚传统医学以及相关政策的文献,总结得出埃塞俄比亚传统医学需要尽快融入现代医学体系,其可持续发展需要行医者的坚持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任重道远。
被引次数: Baidu(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