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传统医药 ›› 2023, Vol. 19 ›› Issue (6): 138-146.DOI: 10.11954/ytctyy.202306031

• 传统医药信息学 • 上一篇    下一篇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陈皮-半夏药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作用机制

关琴笑,廖嘉仪,张玉娥,李绮婷,谭娥玉,宋向岗   

  1.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江门市药品检验所
  • 出版日期:2023-06-06 发布日期:2023-06-13
  • 基金资助:
    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项目(20211430);江门市医疗卫生科技计划项目(2020YLB038)

  • Online:2023-06-06 Published:2023-06-13

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陈皮-半夏药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CB)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BATMAN-TCM数据库和文献检索获得陈皮-半夏的潜在活性成分及其对应的靶点;从基因组数据库(GeneCards)收集慢性支气管炎疾病的作用靶点,整理得到陈皮半夏活性成分与疾病的交集靶点;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借助String数据库平台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进一步利用David数据库对筛选得到的靶点进行GO和KEGG分析;利用Autodock-Vina软件进行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对接验证。结果:研究获得陈皮活性成分12个,半夏活性成分9个,取交集获得91个治疗CB的靶点,其中AKT1、MAPK3、TP53、HSP90AA1、JUN、IL1B、MAPK1等为核心靶点;靶点主要分布于细胞表面、质膜等,与酶、血红素、蛋白质结合分子功能有关,参与缺氧、脂多糖、药物、外源性刺激反应等生物过程,涉及AGE-RAGE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陈皮-半夏药对中主要活性化合物柚皮素、柠檬烯、γ-萜品烯、川陈皮素、黄芩素、β-谷甾醇、橘皮素与PPI网络中核心靶点均能较好地结合。结论:预测陈皮-半夏中黄酮、挥发油、甾醇类成分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重要物质基础,其作用机制可能与AGE-RAGE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炎症通路相关。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陈皮-半夏;慢性支气管炎;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