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索中医眼科应用升清降浊法治疗眼病的用方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中1982年1月-2022年6月与中医眼科临床应用升清降浊法相关的文献,再将文献中所含方药组成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建立数据库,进行方剂的归类统计分析并对其中所含中药的使用频次、用药模式、药物属性、组方规律进行统计和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82篇,纳入方剂184首,涉及中药207味。使用频次最高的方剂种类前3位分别为补益剂(87次,47.28%)、祛湿剂(26次,14.13%)、和解剂(26次,14.13%)。高频中药(使用频次≥20次)有26味,排名前5位的分别为甘草(87次,4.752%)、茯苓(87次,4.752%)、当归(72次,3.932%)、白术(63次,3.441%)和白芍(49次,2.676%)。四气以温性药最多,占比40.20%;五味以甘味药为首,占比34.89%;归经以脾经最多,占比18.24%。关联规则分析药对出现频次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甘草-茯苓、白术-甘草、白术-茯苓。结论:中医眼科临床应用升清降浊法的方剂以补益剂居多,使用药物以补益类药物为主,性多甘温,归脾经,配伍时以甘草、茯苓为核心组成药对,但在临床应用时还需根据辨证论治,选择性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