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传统医药 ›› 2024, Vol. 20 ›› Issue (2): 136-141.DOI: 10.11954/ytctyy.202402031

• 传统医药信息学 • 上一篇    

便血方剂“核心配伍-作用靶点”的关联性研究

张媛婷,胡宗仁,梁璠琦,别明珂,欧广洋,陈新宇   

  1.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湖南医药学院
  • 发布日期:2024-02-23
  • 基金资助: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陈新宇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75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704061,81173213);湖南省科学技术厅重点领域研发计划(2019SK2321);湖南省发改委创新引导专项(湘发改投资2019-412号);“四时调阳”治未病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湘发改高技[2020]1006号)

  • Published:2024-02-23

摘要: 目的:研究治疗便血方剂的用药规律及其“核心配伍-作用靶点”的关联性。方法:从《中医方剂大辞典》中筛选治疗便血的方剂,录入数据库,进行频数、聚类和关联分析,从中发现配伍组方规律。找到核心配伍组合后,再使用中药分子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ioinformatics Analysis Tool for Molecular Mechanis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TMAN-TCM)对核心配伍组合进行活性成分-靶点预测,从而分析核心配伍组合的共同作用靶点。结果:共收录便血方剂616首,涉及中药340味;排名前10的高频药物依次是当归、甘草、黄连、芍药、枳壳、生地黄、黄芩、地榆、槐花、黄芪;主要使用的中药类别依次是补虚药、清热药、止血药。发现生地黄、黄芩、赤芍,人参、白术、茯苓,侧柏叶、地榆、槐花,当归和川芎等是治疗便血的四组核心配伍组合;经分析发现这四组核心配伍组合均有AR、ESR1、NR3C1、PGR、VDR这5个共同作用靶点,即治疗便血的11个核心药物有5个共同作用靶点。结论:《中医方剂大辞典》所载便血方剂的核心配伍组合关联的AR、NR3C1、PGR、VDR等靶点与肠炎、结直肠癌、胃癌等常导致便血的相关疾病密切相关,提示其“核心配伍-作用靶点”的关联性对于指导临床用药以及相关基础研究和新药开发有一定参考意义。

关键词: 中医方剂大辞典;便血;方剂;配伍规律;核心药物;作用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