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红茶菌的研究进展
魏书蓉; 张亚楠; 吴春; 王青; 许雅苹; 黄秀梅;
2018, 14 (11): 97-99. [摘要] (133) PDF (1509KB)(373)
红茶菌是用糖、茶、水加菌种经发酵后生成的对人体有益的微生物发酵产物。红茶菌发酵液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和功能性物质,是一种天然的功能性食品。综述红茶菌的发酵工艺、功效成分和产品研发情况。
木荷茎皮提取物对白色念珠菌抑菌机理的初步研究
吴春; 王青; 黄秀梅; 张亚楠; 许雅苹; 伊雪;
2018, 14 (11): 51-53. [摘要] (141) PDF (1707KB)(381)
目的:研究木荷茎皮提取物抗白色念珠菌成分抗菌机理,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木荷及寻找新型抗真菌药物先导化合物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牛津杯法及试管倍半稀释法测定木荷茎皮70%乙醇提取物抑菌圈大小及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木荷茎皮提取物对白色念珠菌生长曲线及菌悬液电导率的影响。结果:木荷提取物对白色念珠菌MIC为0.415mg/mL;白色念珠菌在木荷提茎皮取物的作用下,菌体生长缓慢,菌悬液电导率明显增加。结论:木荷茎皮提取物主要是通过改变白色念珠菌细胞膜的通透性来发挥抑菌作用。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木荷药材及寻找新型抗真菌药物先导化合物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栀子综合开发与利用研究进展
吴镇坤; 张亚楠; 王雅英; 吴春; 王青; 黄秀梅;
2017, 13 (24): 64-66. [摘要] (164) PDF (472KB)(363)
栀子是一种具有观赏性、食用性与药用性的植物,开发与利用价值较高。综述栀子的果实、花、叶、根四个部位综合开发与利用研究情况,为栀子进一步开发提供基础。
被引次数: Baidu(2)
参芪麦味地黄汤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临床观察
李霞; 娄金波; 陈永华; 吴春; 蒋梅
2016, 12 (5): 141-142. [摘要] (148) PDF (514KB)(422)

目的:观察参芪麦味地黄汤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都予以常规糖尿病基础治疗加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煎服参芪麦味地黄汤,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两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均有所改善,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尿微量蛋白较治疗前均降低,且治疗组比对照组治疗后降低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0%,明显好于对照组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麦味地黄汤是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的有效方剂,具有降低尿微量蛋白、降血糖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麦注射液治疗重症肌无力临床观察
娄金波;李霞;陈永华;吴春;李洁灿;
2016, 12 (4): 111-112. [摘要] (158) PDF (312KB)(388)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患者均予以溴吡斯、泼尼松等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治疗15天,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临床绝对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治疗重症肌无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被引次数: Baidu(1)
右归丸加减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阴阳两虚证)临床观察
李霞;娄金波;陈永华;吴春;蒋梅;
2016, 12 (3): 118-119. [摘要] (263) PDF (481KB)(470)

目的:观察右归丸加减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阴阳两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阴阳两虚证)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予以左甲状腺钠片50~75μg口服,每天1次。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煎服右归丸加减汤剂,每天1剂,分3次口服,连续服用1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积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甲状腺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但改善幅度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使用左旋甲状腺钠片的剂量均减少(P<0.01),且治疗组明显比对照组减少幅度更大(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9%)明显优于对照组(84.3%)(P<0.05)。结论:右归丸加减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阴阳两虚证)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被引次数: Baidu(5)
内补丸联合温和灸治疗带下过多(肾阳虚型)临床研究
王清;陈永华;谢敏;李霞;吴春;
2016, 12 (2): 133-134. [摘要] (87) PDF (487KB)(421)

目的:观察内补丸加减联合温和灸治疗带下过多(肾阳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带下过多(肾阳虚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内补丸组方煎服,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温和灸治疗,治疗3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减少(P<0.01),且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减少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1%,愈显率为82.9%;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4%,愈显率为48.6%。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内补丸联合温和灸治疗带下过多(肾阳虚型)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白带过多、腹痛、腹胀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被引次数: Baidu(7)
药理学教学质量提升路径研究
杨艾玲;吴春姗;杜松云;毛淑芳
2014, 10 (23): 133-135. [摘要] (68) PDF (654KB)(482)
被引次数: Baidu(3)
基层医院胎儿三维、四维彩超临床应用观察
沈文洁,吴春亚,夏飞,陈珊珊,顾欣贤,胡婷,
2012, 8 (7): 188-189. [摘要] (265) PDF (318KB)(562)

目的:探讨彩超诊断缺陷胎儿的声像图特征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早中孕产妇,采用三维、四维超声对胎儿缺陷情况进行辨认。结果:在100例孕妇中,有1例孕妇于孕22周时发现胎儿四肢骨短,变形弯曲,引产后证实为成骨不全,另1例产妇于孕24周做检查时发现胎儿左肾盂分离10mm,追踪复查后仍无改变,分娩后复查胎儿左肾轻度积水。其余胎儿产后或晚孕超声检查目前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利用彩超可以对胎儿畸形做出及时准确诊断,对指导临床早期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有较高的价值,是产前筛查及诊断的重要方法。

被引次数: Baidu(17)
我院14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吴春生
2010, 6 (5): 162-164. [摘要] (916) PDF (97KB)(1804)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与一般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8年上报的141份ADR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引起ADR的药品种类、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老年人发生ADR的几率较高;静脉给药较其它给药途径更容易发生ADR(占94.3%);抗微生物药物引发ADR的比例最高(占52.5%),其次为中药注射剂(12.8%)。ADR的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等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其次为消化系统及循环系统损害。结论:应强化ADR监测意识,完善相关报告分析制度,发挥药师的专业优势,提高ADR监测工作的质量,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被引次数: Baidu(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