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调脾胃和营卫治疗手足汗症
刘慧; 岳妍;
2018, 14 (5): 80-81. [摘要] (166) PDF (1483KB)(407)
通过探讨中焦脾胃与营卫生成、运行、功能的关系,分析得出营卫不和所致手足汗出的发病机理为中焦脾胃阳气亏虚,营卫衰弱,加之湿邪内生阻滞经脉,营卫运行失常,手足局部经脉郁阻而汗出。因此,调营卫就得调脾胃,此治则的提出为临床辨治手足汗症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 更多还原
辛开苦降法治疗肠粘连验案一则
刘旭; 岳妍;
2018, 14 (4): 134-135. [摘要] (165) PDF (1510KB)(470)
肠粘连是腹盆腔手术中常见并发症之一,属于中医"腹痛"范畴,常见病因为寒凝、火郁、食积、气滞、血瘀等。介绍运用辛开苦降法治疗肠粘连案例一则,为该病的临床辨证论治提供思路。
《伤寒杂病论》治便秘方探析
赵彬;岳妍;
2016, 12 (3): 56-57. [摘要] (286) PDF (441KB)(448)

便秘是临床常见疾病,中医药对于治疗便秘有独特优势。张仲景遵循辨证论治原则,谨守病机,创立了许多治疗便秘的有效方剂。通过对《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研读,将其中治疗便秘的有效方剂进行归纳总结,为临床提供参考。

被引次数: Baidu(2)
《伤寒论》痞证探析
葛铮;岳妍;
2016, 12 (20): 64-65. [摘要] (66) PDF (253KB)(333)
<正>痞证为临床常见病症之一,主要表现为自觉胸膈、胃脘、腹部痞塞不舒、胀满不适,但压之不痛,其首见于《黄帝内经》称之为"否""否塞""否隔"等[1]。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生活及饮食不规律,患有脾胃疾病人群越来越多,而痞证作为脾胃系疾病,更为常见。通过研读《伤寒论》痞证相关章节,现将痞证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治法方药等总结如下,以飨读者。1病因病机《伤寒论》中论述痞证成因为"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指伤寒表证误用下法,损伤脾胃,加之表邪内陷,影响脾胃升降功能,致心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