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辛夷挥发油壳聚糖微球制备工艺研究
叶俊贤; 崔彩红; 崔升淼;
2018, 14 (8): 47-50. [摘要] (186) PDF (1857KB)(505)
目的:制备辛夷挥发油壳聚糖微球和优选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复乳-乳化交联法制备辛夷挥发油壳聚糖微球,以粒径、包封率、载药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壳聚糖浓度、投药量、油水比、搅拌速度对制备工艺的影响,并设计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结果:微球最佳制备工艺为:壳聚糖浓度为3%,辛夷挥发油和壳聚糖比例为1,油水体积比为4,搅拌速度为600r/min。所得微球粒径分布在30~70μm为69.37%,载药量为6.03%,包封率为28.66%。通过光学显微镜和电镜扫描,可看到微球球形圆整,分布均匀。结论:辛夷挥发油壳聚糖微球最优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鹿角蛋白双酶解工艺研究
陈中艺; 钟琦; 崔升淼;
2018, 14 (7): 45-49. [摘要] (214) PDF (2728KB)(420)
目的: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鹿角蛋白双酶解工艺。方法:以鹿角蛋白冻干粉为原料,水解度和酶解物抗氧化活性为衡量最佳双酶的指标,筛选出(风味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最佳双酶组合。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蛋白水解度及酶解物对O2-·抑制率双目标,选取酶解pH、酶解温度、酶添加比例3个因素,进行Box-Behnken实验设计和响应曲面法分析,优选最佳双酶解工艺。结果:双酶解的最佳工艺为酶解pH=7.5,酶解温度51.6℃,风味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比例为7∶3,在此条件下鹿角蛋白水解度21.11%,酶解产物抑制率55.63%。结论:该双酶解工艺高效可行,可用于鹿角蛋白双酶解。
心脑苏滴丸制备工艺研究
陈柔姬; 邓彩云; 叶珍珍; 崔升淼
2017, 13 (12): 18-22. [摘要] (254) PDF (1191KB)(685)
目的:研究心脑苏滴丸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滴制法制备心脑苏滴丸,以滴丸的外观质量、丸重差异、硬度、银杏内酯溶出度及溶散时限作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筛选出制备心脑苏滴丸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最佳工艺为:以PEG 4000∶PEG 6000=4∶1为基质,二甲基硅油为冷凝液,药物与基质比为1∶5,15%Poloxamer 188为表面活性剂,滴制温度为85℃,冷凝温度为(20±2)℃,冷凝液高度为40cm,滴距为5cm,滴速为15~20滴/min。结论:心脑苏滴丸为棕色滴丸,表面光滑,色泽均匀,丸重差异与溶出情况理想。优化的工艺条件简单稳定可靠,符合《中国药典》中滴丸剂的质量规定。
离体外翻肠囊法研究消化酶对阿胶的肠吸收作用
钟琦; 邓彩云; 崔升淼;
2016, 12 (24): 13-16. [摘要] (124) PDF (702KB)(444)
目的:研究胃蛋白酶及胰蛋白酶在体外对阿胶的酶解作用及酶解对阿胶在小肠部位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茚三酮法测定阿胶酶解物的水解度。建立大鼠离体外翻肠囊模型,通过测定在120mim内羟脯氨酸、甘氨酸及总氨基酸的吸收情况,并计算其累积吸收量及吸收速率Ka,评价阿胶在小肠部位的吸收情况。结果:阿胶经胰蛋白酶酶解或胃-胰蛋白酶酶解120min后水解度分别为5.66%、6.26%,可以显著提高阿胶在整个小肠部位的吸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而经胃蛋白酶酶解后的阿胶水解度仅为1.24%,对阿胶在小肠部位的吸收无明显促进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蛋白酶水解作用是影响阿胶小肠部位吸收的关键步骤。
穿心莲内酯自微乳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转运机制研究
李韶清;张焕滨;刘丹霞;廖华卫;崔升淼;
2016, 12 (1): 12-16. [摘要] (101)
中药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应用概述
孙思颖;崔升淼;
2014, 10 (5): 50-52. [摘要] (89) PDF (1124KB)(510)
被引次数: Baidu(1)
HPLC法测定山楂叶总黄酮固体自乳化颗粒中牡荆素含量
方勇兵;欧丽红;崔升淼;
2014, 10 (3): 24-26. [摘要] (81) PDF (715KB)(463)
被引次数: Baidu(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