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槟榔的本草考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景永帅,马云凤,潘飞兵,匡凤姣,张丹参,国旭丹,吴兰芳
2022, 18 (8): 232-239. [摘要] (71) PDF (1454KB)(149)
槟榔是一种被广泛食用的佳果,果皮和种子均可入药,是我国名贵的“四大南药”之一。研究报道槟榔含有生物碱、多酚、黄酮、萜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促消化、降血压、抗抑郁、抗氧化、抗炎、抗寄生虫和抑菌等活性。为了充分开发利用槟榔,加快槟榔研究的现代化进程,对槟榔的本草考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槟榔的现代化研究和安全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慢性脑供血不足中医证型与同型半胱氨酸的关联性探讨
罗菁;王长义;彭晓琳;潘勤;张丹;林蕙凝;唐晨光
2020, 16 (7): 124-126. [摘要] (127) PDF (1535KB)(428)
目的:探讨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中医证型与同型半胱氨酸(HCY)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符合CCCI诊断标准的患者600例,根据《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学》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随机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200人作为正常对照。选取HCY作为观察指标,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测定血清HCY水平,比较CCCI组与正常组、CCCI不同中医证型组HCY的水平变化。结果:CCCI组血清HCY水平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阳化风组、气虚血瘀组、痰浊内阻组和肾虚血瘀组血清HCY水平高于阴阳两虚组、肝肾阴虚组,气虚血瘀组、痰浊内阻组和肾虚血瘀组血清HCY水平高于肝阳化风组,肾虚血瘀组血清HCY水平高于气虚血瘀组、痰浊内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CY与CCCI的发病相关,对CCCI的诊断有一定价值;CCCI患者不同中医证型血清HCY水平存在差异,提示HCY与CCCI中医证型的辨证及转变有相关性;肾虚血瘀型的血清HCY在各中医证型中升高的程度最大,可将血清HCY作为CCCI肾虚血瘀证分型的客观指标。
防风药材及其伪品的挥发油类成分气相指纹图谱研究
张丹; 牟玉莹; 木盼盼; 郭梅; 郭龙; 郑玉光;
2019, 15 (4): 55-57. [摘要] (137)
目的:建立防风药材及其伪品的挥发油类成分的气相指纹图谱。方法:采用正己烷提取防风药材中的挥发油类成分,运用气相色谱法(GC)对33批防风药材的挥发油类成分进行分析,借助"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对所得色谱图进行分析。结果:各样品之间的相似度为0.030~0.990,说明防风及其伪品的挥发性成分具有较大差异。结论:所建立的防风药材及其伪品的指纹图谱在鉴别防风真伪上具有一定的参考性,同时可作为防风药材综合质量评价体系的补充。
丹参酮类成分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郭龙; 薛紫鲸; 张丹; 郑玉光;
2019, 15 (2): 190-192. [摘要] (185) PDF (1575KB)(784)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和根茎,其化学成分根据极性差异可分为水溶性丹酚酸类成分和脂溶性丹参酮类成分。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丹参酮类成分具有抗心肌缺血、抗动脉粥样硬化、抗凋亡、抗炎、抗氧化、脑保护等多种药理活性,在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有较广泛的应用。针对丹参酮类成分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理活性和相关作用机制进行较为系统的综述,以期为丹参酮类成分的临床研究以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款冬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郑开颜; 韦杰; 王乾; 侯芳洁; 张丹; 郑玉光;
2018, 14 (7): 89-92. [摘要] (376) PDF (1554KB)(1196)
传统中药款冬花用药历史悠久,药典古籍多有收载,功效以润肺止咳、化痰平喘为主。综述近年来款冬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相关研究进展,对款冬花中黄酮、萜类、生物碱、酚酸及挥发油等活性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鉴定方法以及新发现的活性成分进行了总结归纳,并对款冬花在呼吸道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方面的药理作用以及抗炎、抗肿瘤、心血管保护等方面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以期为款冬花的进一步保护、开发、利用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针灸治疗便秘主导型肠易激综合征研究进展
吴丽洁; 黄晓菲; 李志元; 杨延婷; 张丹; 马晓芃
2017, 13 (7): 44-48. [摘要] (182) PDF (1642KB)(404)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为主要症状,伴有排便习惯改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针灸疗法以其简便、安全、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在防治肠易激综合征方面应用广泛。对近十年针灸治疗便秘主导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方法以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中药抗氧化活性成分及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谈利红,杨宗发,张丹,曹纬国
2017, 13 (10): 35-37. [摘要] (260) PDF (1380KB)(588)
机体的正常代谢会产生氧化自由基,但氧化自由基过多会损伤人体细胞,从而引发各种疾病。为削弱活性氧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越来越多抗氧化剂被研发及使用,而中药作为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应用广泛。综述近年来中药中抗氧化活性成分的类别及代表物质,总结中药抗氧化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以此对下一步中药抗氧化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被引次数: Baidu(2)
针刺卵巢穴搓柄提插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临床疗效观察
张丹;
2015, 11 (19): 95-96. [摘要] (77) PDF (434KB)(377)
被引次数: Baidu(8)
马齿苋总黄酮微乳的制备及经皮渗透研究
张丹霞;赖东梅;江美芳;谢峥伟;黄华轼
2014, 10 (21): 17-20. [摘要] (85) PDF (1311KB)(584)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持续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分析
张丹,王淑华
2013, 9 (3): 149-150. [摘要] (49) PDF (451KB)(333)

目的:观察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持续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腹膜透析,观察组患者给予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6个月后,采用主观综合营养评估法(SGA)评估两组患者营养状态的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SG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膜透析和维持性血液透析均可对持续透析患者的营养状态造成一定的影响,其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态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被引次数: Baidu(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