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张建平运用清上温下法治疗室性早搏经验萃谈
李晓波,张建平,陈岩,王祎
2023, 19 (6): 127-130. [摘要] (25) PDF (1970KB)(138)
室性早搏是临床一种较为严重的心律失常疾病,现代医学治疗室性早搏虽然起效快、疗效好,但存在易复发、药物不适、费用高等不足,限制其应用;而中医药治疗具有治病求本、副作用小等优势,使中医药治疗室性早搏越来越受到人们推崇。张建平主任医师辨证聚焦室性早搏上热下寒的病机,运用清上温下法治疗室性早搏,清上意清上焦致病之邪,温下以引火归元,促进心肾相交,临床反馈效果良好,为室性早搏的治疗提供新的借鉴和思路。
张建平论治行痹经验
韩金爽,张建平,崔佳琪,马策
2021, 17 (9): 119-121. [摘要] (110) PDF (945KB)(248)
行痹属肢体痹病类疾病,好发于老年人,其以游走性疼痛为主的症状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行痹属于西医风湿类疾病范畴,西医治疗存在诸多副作用,而中医治疗则优势明显。张建平主任医师认为其基本病因病机为风寒湿侵袭人体,以风邪为主,痹阻经脉气血,不通则痛;或风寒湿邪耗伤气血,致气血亏虚,不荣则痛。张建平主任医师认为本病属本虚标实,治疗上应标本兼治,从“血”入手,即活血补血为主,应用引经药、三七粉、虫类药等,疗效颇丰。
张建平主任自拟化斑基础方治疗颈动脉斑块经验
王东雪,张建平,彭海艳,张春妮,冀彬
2020, 16 (11): 75-77. [摘要] (106) PDF (1531KB)(445)
颈动脉内中膜中层厚度IMT<1.0mm为正常,1.0 1.2mm判定为斑块形成,斑块脱落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呈升高趋势,颈动脉斑块可作为其预测手段之一,其治疗对于预防冠心病、脑梗死具有重要意义。张建平从瘀突破,予邪以出路,通过观察大便次数、颜色、质地来判断斑块缩小的进度,以引经药为点睛自拟化斑基础方治疗颈动脉斑块,疗效显著。
西红花苷对垂体后叶素诱导大鼠心肌缺血保护作用研究
靳伟跃; 楚溪; 张一昕; 王红芳; 张建平;
2019, 15 (4): 17-19. [摘要] (160)
目的:研究西红花苷对垂体后叶素诱导大鼠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模型组(生理盐水)、丹参注射液组(5.0g/kg)和西红花苷高剂量组(0.2g/kg/d)、西红花苷低剂量组(0.1g/kg/d),给药1周后,通过舌下静脉注射Pit制备心肌缺血模型。记录各组大鼠注射垂体后叶素后不同时间点Ⅱ导联心电图T波变化百分比,测定其血清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西红花苷能明显抑制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心肌缺血T波抬高,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CK、LDH活性,增加SOD活性,降低MDA含量。结论:西红花苷能有效缓解垂体后叶素所致大鼠缺血性心肌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应激、显著对抗Pit、降低肌酸激酶活性有关。
张建平主任医师从心肾不交论治慢性心衰经验
张兰清; 张建平;
2018, 14 (9): 119-120. [摘要] (134) PDF (1547KB)(470)
张建平主任医师医师认为慢性心衰的基本病机为心肾不交,交通心肾、养心安神为其治疗大法,上下同治、妙调交泰丸比例为其治疗特点。介绍张建平主任医师从"心肾不交"诊治慢性心衰的临证经验,并列举病案进行了分析。
张建平主任医师临床治疗不明原因发热
张桐; 吴炎阳; 张建平
2017, 13 (7): 83-84. [摘要] (167) PDF (782KB)(358)
被引次数: Baidu(1)
西红花苷对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大鼠心肌缺血保护作用研究
楚溪; 张园园; 张一昕; 王红芳; 张建平;
2017, 13 (23): 25-27. [摘要] (182) PDF (401KB)(391)
目的:探讨西红花苷对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大鼠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灌胃给予西红花苷,灌胃7天后,通过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制备心肌缺血模型,测定血清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活性和含量的变化。结果:西红花苷显著降低心肌缺血大鼠血清中AST、ALT、CK、LDH的活性,升高SOD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终产物MDA的含量。结论:西红花苷可通过抑制心肌细胞氧化应激反应,降低肌酸激酶和谷丙/谷草转氨酶的活性及释放,有效缓解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大鼠缺血性心肌损伤。
被引次数: Baidu(1)
张建平主任临床治疗疑难杂症验案两则
韩金星; 鞠静; 梁延庆; 张建平;
2016, 12 (6): 92-93. [摘要] (229) PDF (520KB)(476)
张建平主任医师临证20余年来,继承并发扬田芬兰教授"从脾论治"的学术思想,并将其应用于内科疑难杂症的治疗,疗效显著。从两例典型病案入手,分析张师从脾论治的学术思想及独特的分经用药手法。张师治疗一例"无汗证"患者,从病因入手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及见解,采用"桂枝汤"合"九味羌活汤"临证加减,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另一案例,张师自拟方剂调理慢性肾炎,方中对鸡内金的使用取其收敛固涩之效,成为一大特色,疗效显著。两则验案体现了张师对于六经辨证、经络辨证及脏腑辨证的认识,可供同道参考。
西红花苷对人胚肾细胞293延迟整流钾电流的作用研究
刘涛; 楚溪; 宋涛; 韩雪; 宋琼涛; 张璇; 张建平;
2016, 12 (24): 8-10. [摘要] (166) PDF (871KB)(434)
目的:研究西红花苷对人胚肾细胞(human embryonic kidney 293cell,HEK293)上表达的延迟整流钾电流的作用。方法:运用脂质体转染法,将人心肌细胞上的延迟整流钾电流通道蛋白基因转染到HEK293细胞上,采用穿孔膜片钳法记录西红花苷对快激活延迟整流钾电流(The rapidly activating delayed rectifier potassium current,IKr)和慢激活延迟整流钾电流(The slowly activating delayed rectifier potassium current,IKs)的影响。结果:西红花苷对表达在HEK293上的IKr和IKs均无明显作用。结论:西红花苷不影响延迟整流钾电流,临床使用不易诱发QT间期延长和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