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果枸杞是我国西北部地区特有的一种耐盐、抗旱性植物,也是目前为止发现原花青素含量最高的植物,此外,还含有丰富的色素成分。就其色素的含量测定、提取工艺、纯化工艺与生理活性进行综述,并提出黑果枸杞色素的开发利用途径,为更好地开发利用黑果枸杞色素资源提供依据。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确定黑果枸杞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其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黑果枸杞药材为原料提取色素,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n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水浴恒温浸提法提取黑果枸杞色素的条件,研究4个自变量之间的影响。通过响应面分析建立黑果枸杞色素吸光度(A)对乙醇浓度(A_1)、浸提温度(B_1)、液料比(C_1)、浸提时间(D_1)的二次回归模型:A=0.72+9.083×10~3A_1-5.250×10~3B_1+6.667×10~3C_1+1.000×10~3D_1-7.000×10~3A_1B_1-0.020A_1C_1-4.000×10~3A_1D_1-9.250×10~3B_1C_1+6.000×10~3B_1D_1-0.015C_1D_1-0.014A_1~2-0.019B_1~2-0.010C_1~2-0.011D_1~2。结果:该模型拟合较好,其中乙醇浓度和液料比对黑果枸杞色素吸光度影响极显著(P<0.01),浸提温度影响显著(P<0.05)。乙醇浓度和液料比、液料比和浸提时间、浸提温度和液料比间的交互作用显著。其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5%,水浴浸提温度46℃,液料比40:1,浸提时间3.3h。在此条件下,黑果枸杞色素吸光度值的预测值为0.727,验证实验测得黑果枸杞色素的吸光度值为0.729,预测值与实验值的相对误差为0.275%。结论:方程拟合良好,适于对黑果枸杞色素提取工艺进行回归分析和参数优化。
目的:建立测定赶黄草中3种成分(没食子酸、儿茶素、槲皮苷)的一测多评方法,验证此方法在赶黄草质量评价中的可行性和技术适应性。方法:以赶黄草为研究对象,以没食子酸为内参物,建立儿茶素、槲皮苷与没食子酸之间的相对校正因子。采用外标法测定赶黄草中没食子酸的含量,通过待测成分间的相对校正因子计算赶黄草中其他2种成分的含量,并采用相对误差对一测多评法的计算值与外标法实测值进行评价,同时采用SPSS19.0计算两种方法的Pearson相关系数。结果: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相对误差<5%;儿茶素的相关系数为0.999,槲皮苷的相关系数为0.995,两种方法呈正向直线相关。结论:一测多评方法用于测定赶黄草中多种有效成分准确可行、操作简便,为进一步建立赶黄草药材及相关制剂科学完善的质量评价方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