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四逆散加减介导肠道黏膜屏障防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研究进展
石林韬,彭卓嵛,谭琦,殷江龙,陈楚琴,李桂贤
2023, 19 (4): 218-222. [摘要] (50) PDF (1938KB)(160)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至今机制未明的反复发作性疾病,其中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为该病的最常见类型。一般认为肠道黏膜屏障受损是该病发病的关键环节,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四逆散可通过修复肠道黏膜屏障,改善肠道功能,有效治疗该病。通过检索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基于机械、化学、生物、免疫这四大肠道黏膜屏障,探讨四逆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作用机制。
加味旋代颗粒联合NBI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慢性隆起糜烂性胃炎临床研究
彭卓嵛,钟金灵,黄梦玲,岑人慈,宋雄
2021, 17 (12): 87-90. [摘要] (48) PDF (1903KB)(131)
目的:探讨NBI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加味旋代颗粒对治疗慢性隆起糜烂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0年1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20例慢性隆起糜烂性胃炎患者,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先行NBI内镜下APC治疗,治疗组术后予加味旋代颗粒组方,对照组术后予口服雷贝拉唑钠肠溶片,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两组临床症状疗效、胃镜下疗效、病理组织学疗效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炎性病变、不典型增生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BI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加味旋代颗粒治疗慢性隆起糜烂性胃炎的疗效与对照组相当,加味旋代颗粒在改善炎性病变、不典型增生方面优于对照组。中医药联合现代医学技术治疗慢性隆起糜烂性胃炎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资生颗粒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
彭卓嵛; 蔡林坤; 陶丽芬; 蓝斯莹; 李桂贤;
2019, 15 (4): 126-128. [摘要] (119)
目的:探讨资生颗粒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脾阴虚证的疗效。方法:选取IBS-D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0例,A组患者口服复合乳酸菌胶囊,B组患者口服资生颗粒,C组患者采用资生颗粒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IBS-D脾阴虚证积分、IBS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及IBS生活质量量表(IBS-QOL)评分的变化及总体疗效。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C组优于B组,B组优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脾阴虚证积分和IBS-S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IBS-QOL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间比较,在脾阴虚证积分和IBS-SSS评分方面,C组低于B组(P<0.05),B组低于A组(P<0.05),在IBS-QOL评分方面,C组高于B组(P<0.05),B组高于A组(P<0.05)。结论:资生颗粒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脾阴虚证具有协同作用,可有效改善IBS-D患者的临床症状、精神及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胃食管反流病中西医治疗现状与进展
彭卓嵛; 覃露;
2017, 13 (23): 45-47. [摘要] (187) PDF (685KB)(389)
胃食管反流病为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对于该病的治疗研究有很多,主要通过对近年来关于胃食管反流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新进展及相关文献进行总结,以了解关于该病最新的治疗研究现状。
肝郁证各亚型与窄带成像内镜下Barrett食管相关性研究
彭卓嵛;陈婧;卢杰夫;郑超伟;王伟;莫荔荔;吴泽玲;
2016, 12 (3): 115-117. [摘要] (99) PDF (560KB)(478)

目的:在窄带成像内镜(NBI)技术下观察Barrett食管(BE)肝郁证各亚型的分布,及其与NBI技术下分型的关系。方法:将经过内镜及病理确诊入组,并符合临床诊断和纳入标准的230例BE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观察Barrett食管(BE)肝郁证各亚型的分布,采用对应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其与NBI技术下分型的关系。结果:NBI普通模式及放大模式分型中,岛型及pit-1、pit-2型多分布于肝郁证亚型中的肝胃不和、肝胃郁热、肝郁脾虚等亚型;而舌型、全周型及pit-3、pit-4、pit-5多分布于肝郁证亚型中的肝郁痰凝、肝郁血瘀、肝郁阴伤三个亚型。NBI普通模式及放大模式分型的分布规律与BE肝郁证及其各亚型症状轻重程度的排序相一致。结论:NBI内镜下BE分型与肝郁证及各亚型的关系:肝郁证以pit-1、pit-2型腺管开口为主,pit-1、pit-2型中以肝胃不和、肝胃郁热、肝郁脾虚三个亚型为主。

被引次数: Baidu(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