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分析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经内科非手术治疗无效的大咯血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组),观察组患者采用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对照组患者只采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观察比较两组大咯血患者止血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有很好的止血效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止血疗效及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如胸闷、心慌等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大咯血止血疗效显著,患者复发率小,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4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后的临床指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对照组患者,急性发作次数为(0.79±0.15)次/年人,住院次数为(0.24±0.12)次,呼吸困难评分为(2.15±0.34)分;研究组患者,急性发作次数为(0.44±0.17)次/年人,住院次数为(0.11±0.10)次,呼吸困难评分为(1.87±0.23)分.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急性发作次数较少,住院次数较少,呼吸困难评分较低,且组间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过程中,采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的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显著,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安全可靠的选择.
目的:对老年高危前列腺增生治疗的方法进行选择和分析.方法:以徐州市铜山区中医院及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 000例老年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和分析四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其中441例患者采用了非手术治疗,没有出现并发症,尿管留置易出现尿路感染.108例患者采用膀胱造痿术,无并发症,出现尿路感染.362例患者采用腔内切除术,89例患者采用开放手术治疗,均有并发症出现.结论:对老年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非药物治疗和膀胱造痿术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切除前列腺的方法治疗效果良好,但有并发症出现的危险.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复发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复发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 5例,均行常规及激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雷公藤多苷,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激素减量时间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激素减量时间短、临床复发率低,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复发患者临床疗效好,复发率低,效果满意.
目的:探讨抗复感合剂Ⅰ号对婴幼儿肺炎肠道厌氧菌群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婴幼儿肺炎诊断的住院患儿90例及健康儿童30例为参照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抗复感合剂Ⅰ号)30例, 药物对照组(金双歧片)30例, 空白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30例, 健康参照组30例。临床观察,对婴幼儿肺炎患儿入院前和出院后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情况采用计分法记录积分值。肠道微生态的变化,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做厌氧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杆菌)培养,厌氧菌培养结果以Log的菌落形成单位/g(CFU/g)表示,采用PEMS3.1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临床症状积分:治疗组、金双歧对照组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常规西药对照组治疗前后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肠道微生态变化:治疗组、金双歧对照组的选择性双歧杆菌培养基、乳酸杆菌培养基和肠杆菌培养基菌落数在治疗前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常规西药对照组的选择性双歧杆菌培养基、乳酸杆菌培养基和肠杆菌培养基菌落数在治疗前后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复感合剂Ⅰ号具有与金双岐制剂相似的疗效,纠正肠菌群失调,恢复肠道内微生态系统的稳定,明显改善婴幼儿肺炎脾虚症状。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肝硬化疗效。方法:选择采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肝硬化治疗的8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57例,女30例,年龄(46.9±15.7)岁,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为65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为5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为16例,血吸虫肝硬化为1例,研究人群合并肝癌患者2例,选择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参加本研究。结果:对研究人群肝硬化患者治疗前后各种生化指标分布情况分析显示,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和凝血酶原时间呈现明显下降(P<0.05),血清白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呈现明显上升趋势(P<0.05)。结论:采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肝硬化临床疗效明确且副作用少,应加强临床推广。
目的:比较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联合臭氧消融术与单用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激光联合臭氧组和臭氧组各50例,联合组采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加臭氧消融术治疗,臭氧组单纯使用臭氧消融术治疗,术后根据改良MacNab标准判定两组疗效。结果:分别对两组患者在3个月和12个月时进行随访,3个月时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8.0%,单纯臭氧消融术组总有效率为92.0%,联合组疗效显著优于臭氧组(P<0.05),12个月时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8.0%,单纯臭氧消融术组总有效率为90.0%,联合组疗效也显著优于臭氧组(P<0.05),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两周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术前VAS无显著性差异,术后1d和2周时联合组VAS均明显低于臭氧组(P<0.05)。结论: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单纯的臭氧消融术疗效更显著,更有利于消除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病痛。
目的:探讨间质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脊髓损伤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治疗90d后的感觉评分、运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而中断治疗。结论:间质干细胞能够在近期内显著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的运动和感觉能力,但远期疗效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目的:观察及评价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用于临床人工流产的效果。方法:选择自愿来我站并坚决要求终止妊娠的280例初次妊娠妇女,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于人工流产前2d服用米非司酮,流产前2h服用米索前列醇;对照组在人工流产前不服用任何药物。观察宫颈松弛度、镇痛效果、手术时间及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宫颈松弛度、剧烈疼痛人数、不全流产率、手术时间、心脑综合征发生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人工流产前应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可达到较好的宫颈扩张效果,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有效提高手术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