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办: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
中华中医药学会
国际刊号:ISSN 1673-2197
国内刊号:CN 42-1727/R
邮发代号:38-143
Toggle navigation
亚太传统医药
首页
期刊简介
栏目设置
编委会
投稿须知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虚拟专题
常见问题回答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李兵[Author]) AND 1[Journal]) AND year[Order])
AND
OR
NOT
文题
作者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摘要
分类号
DOI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显示/隐藏图片
Select
经典名方当归饮子历史沿革研究
李莎莎,李兵,侯酉娟
2023, 19 (4): 204-210.
[摘要]
(
103
)
PDF
(1850KB)(
618
)
可视化
当归饮子为治疗疮疥代表方,首见于严用和《严氏济生方》,由当归、白芍、川芎、生地黄、白蒺藜、防风、荆芥穗、何首乌、黄芪、甘草10味药物组成,有养血活血、祛风止痒的功效。通过全面收集整理当归饮子古今文献记载,从处方来源、主治病证、方剂组成及剂量、煎服法等方面对当归饮子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为经典名方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古代文献证据支持。结果发现,主治病证上,原方用于治疗疮疥、■癗,后世医家将其用于治疗疮疥、风癣、湿毒、赤疹、瘾疹等以血燥风热为病机的疾病,现代临床主要用于荨麻疹、瘙痒症、湿疹等的治疗;药物组成上,部分医籍在“芍药”“地黄”“荆芥”记载上有区别;炮制上,何首乌采用制首乌,甘草为炒甘草;剂量上,由于剂型变化导致各药味用量变化较大,当剂型为汤剂时,药物用量增加;煎服法方面,部分医籍遵原书,多数医籍改为汤剂,食远服。
Select
壮医匹绸方藤饮颗粒的制备工艺研究
钟朝敏,梁剑凤,方刚,李兵
2022, 18 (12): 47-52.
[摘要]
(
36
)
PDF
(1937KB)(
146
)
可视化
目的:优选壮医匹绸方藤饮颗粒的提取及成型工艺。方法:以东莨菪苷、东莨菪内酯转移率及干膏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最佳水提工艺;以制粒可操作性、成型率、溶化性和休止角为指标,考察辅料种类和比例、药辅比对壮医匹绸方藤饮颗粒成型条件的影响,优选最佳成型工艺。结果:最佳水提工艺为处方药材加12倍水,提取2次,每次40min。最佳成型辅料为糊精和乳糖,辅料间比例1∶1,药辅比为1∶3。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和成型工艺稳定可行,可为壮医匹绸方藤饮颗粒的制备与生产提供参考。
Select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温疫论》中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分子机制
李小阳,杨乐,李兵
2022, 18 (1): 167-174.
[摘要]
(
84
)
PDF
(1991KB)(
107
)
可视化
目的:收集《温疫论》中复方的药物组成、活性成分、潜在靶标,探讨其靶标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之间的联系以及多成分、多靶标的治疗机制。方法:录入《温疫论》中33首处方,并对用药频次、性味归经进行统计分析。从TCMSP、ETCM数据库检索活性化合物,用TCMIP预测靶点后构建网络,并在Metascape对靶标进行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温疫论》中药物重点作用于肺经、脾经,辛味、苦味和甘味药比例最大;黄芩、甘草、大黄、白芍、柴胡、当归等为关键药物;豆甾醇、三磷酸腺苷、黄芩苷、谷甾醇、槲皮素等为关键化合物;RHOA、HMOX1、PRKACA、ACSL3、SCARB1等为关键靶标。结论:《温疫论》中药物通过多成分、多靶标、多途径对机体起到整体调控作用,通过若干重要信号通路调控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信号转导翻译等生物学进程。
Select
化瘀壮骨汤对胫骨骨折模型大鼠骨痂中TGF-β1、bFGF及BMP-7表达的影响
张彦伟; 李兵;
2019, 15 (8): 36-38.
[摘要]
(
170
)
可视化
目的:探讨化瘀壮骨汤对胫骨骨折(闭合性)模型大鼠骨痂中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TGF-β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的影响。方法:随机取清洁级SD大鼠48只,制造骨折(闭合性)模型,并随机分为两组各24只,模型组骨折后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化瘀壮骨组骨折后给予化瘀壮骨汤灌胃。观察两组骨折后3天、1周、2周、4周时苏木精-伊红染色情况及骨痂中TGF-β1、bFGF及BMP-7表达情况。结果:骨折1周后,化瘀壮骨组及模型组骨折病理变化差异不明显,骨折后2周及4周时化瘀壮骨组骨折病理修复比模型组明显(P<0.05);化瘀壮骨组骨折1周、2周、3周及4周时TGF-β1、bFGF及BMP-7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均有程度不同的升高(P<0.05)。骨折2周时化瘀壮骨组bFGF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骨折3周时化瘀壮骨组TGF-β1、BMP-7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化瘀壮骨汤对骨折的愈合有促进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骨痂中TGF-β1、bFGF及BMP-7表达有关。
Select
龙脷叶质量控制研究
李兵; 曾艳婷; 莫惠雯; 陈圣斌; 卢汝梅
2017, 13 (5): 24-26.
[摘要]
(
198
)
PDF
(1069KB)(
497
)
可视化
目的:通过HPLC法测定龙脷叶中咖啡酸的含量,为龙脷叶药材质量控制提供分析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ODS Hypersil C18,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13∶87),检测波长为323nm。结果:咖啡酸在0.0240.600mg·mL-1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方法学验证结果均符合相关要求。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为建立龙脷叶药材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
Select
瑶药扁担藤中原儿茶酸含量测定研究
陈圣斌; 李小乾; 廖文娟; 李兵; 卢汝梅
2017, 13 (15): 12-14.
[摘要]
(
214
)
PDF
(1038KB)(
666
)
可视化
Select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研究进展
冯雯; 肖国辉; 李兵; 陈辉;
2016, 12 (6): 71-73.
[摘要]
(
139
)
PDF
(651KB)(
461
)
可视化
近些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率逐年攀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将中西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供临床参考。
被引次数: Baidu(
3
)
Select
复方依山红挥发油成分分析
庞宇舟; 卢汝梅; 黄业玲; 蒙秋艳; 曾艳婷; 李兵;
2016, 12 (6): 19-21.
[摘要]
(
224
)
PDF
(742KB)(
476
)
可视化
目的:研究分析复方依山红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及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法(SFE-CO2)提取依山红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其相对含量。结果:SD法挥发油共分离出54个色谱峰,鉴定其中33种化合物,占总量的89.68%;SFE法提取的挥发油分离出67个色谱峰,鉴定其中28种化合物,占总量的52.15%。结论:两种提取方法得到的挥发性成分及含量均有较大差异。
Select
中医药院校药学院学生实习模式探索
丘芬; 秦华珍; 李豫萍; 李兵; 胡颖
2015, 11 (8): 132-133.
[摘要]
(
76
)
PDF
(442KB)(
448
)
可视化
Select
挤出滚圆法制备山楂叶总黄酮微丸处方工艺研究
李兵;阮庆文;梁妙莲
2014, 10 (16): 19-20.
[摘要]
(
86
)
PDF
(698KB)(
509
)
可视化
被引次数: Baidu(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