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深圳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临床特征及证型调查分析
曾辉,李敏芳,贾丹,刘玉,曾梓苑,黄俊浩,陈生
2021, 17 (8): 5-9. [摘要] (116) PDF (1594KB)(407)
目的:通过分析深圳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中医临床特征及证型特点。方法:纳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406例,采集其临床表现及中医证候特点等信息,分析中医临床特点及证型规律。结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位年龄为47岁,男女比例为1∶1.13。其中,有湖北旅居史的患者占72.41%,有确诊患者接触史的患者占14.04%。胸部CT表现以磨玻璃影为主(81.03%),白细胞降低的患者占31.03%,淋巴细胞降低的患者占62.56%,C反应蛋白升高的患者占56.90%。中医证候分析提示,常见的症状为发热(78.82%)、干咳(66.26%)、咳痰(46.31%)、纳差(37.93%)、倦怠乏力(36.95%)。舌象以淡红舌(43.63%)或红舌(26.25%)为主,多见薄白苔(32.82%)、白腻苔(32.43%),脉象以滑脉(40.54%)多见。中医辨证以轻证为主(79.06%),病情程度与年龄呈正相关;辨证分型以湿毒内侵证(49.13%)、湿毒犯肺证(37.37%)为主,少数患者辨证为肺脾两虚、热毒壅肺。结论:深圳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湿毒内侵、湿毒犯肺证多见,符合中医疫病的特点及地域特征。
《灸绳》之“热证贵灸论”探析
赖青松;李敏;袁星茹
2021, 17 (6): 186-189. [摘要] (350) PDF (1589KB)(679)
《灸绳》一书出自被誉为"灸法泰斗"的针灸大家周楣声先生之手,周先生一生治学严谨,致力于针灸事业,尤精于灸法,立论新颖。"热症贵灸"便是周先生对中医与灸法事业所做出的一大贡献,其不泥于大部分人所坚持的"热证禁灸"的观点,而是有理有据,正本清源,以热证用灸开拓了临床治疗思路。通过对周先生在《灸绳》所提出的"热证贵灸"理论的立论背景、观点依据、相关灸例等进行阐述,探讨"热证贵灸论"对后世临床的指导意义,并通过灸法在2019年爆发的新冠肺炎治疗中的应用和疗效,去印证"热证贵灸"的合理性。
肾石通颗粒对大鼠草酸钙结石模型的药效作用及机制研究
姜文月;韩淑丽;唐明哲;高陆;曲佳乐;李敏;李鹏东
2021, 17 (6): 22-25. [摘要] (246) PDF (2342KB)(878)
目的:研究肾石通颗粒对大鼠草酸钙结石模型的治疗效果及机制。方法:采用乙二醇及氯化铵联合造模,建立大鼠草酸钙结石模型,实验设置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肾石通颗粒低、中、高剂量组,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检测大鼠尿液pH值、钙离子及草酸含量,检测血清中钙离子、尿素氮、肌酐、白细胞介素-2(IL-2)、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结果:肾脏组织病理结果显示,肾石通颗粒可有效改善肾脏组织损伤,尿液及血清各指标检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肾石通颗粒降低尿液中草酸含量、提高尿液pH值,碱化尿液;降低尿液及血清中钙离子含量,抑制结石形成;降低血清IL-2及PGE2水平,减轻炎症;降低血清尿素氮及肌酐含量,增强肾小球滤过,改善肾功能。结论:肾石通颗粒对大鼠肾脏草酸钙结石模型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其通过碱化尿液、抑制结石形成、减轻炎症、增强肾小球过滤等途径防治肾结石。?
葛正行教授运用益气化痰活血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经验撷菁
朱龙军,葛正行,谌小军,陈威,张明昌,李敏
2021, 17 (5): 93-95. [摘要] (194) PDF (1519KB)(625)
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分机论治及临床病案的分析,发现运用"益气化痰活血法"诊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其疗效显著。故总结葛正行教授运用益气化痰活血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经验,以供临床参考。
从卫气营血辨治皮肤病验案举隅
李敏; 昝俊杰; 成肇仁;
2019, 15 (7): 111-112. [摘要] (171)
卫气营血辨证是温病学的主要辨证方法,历代医家多将其应用于温病的治疗,临床实践表明在皮肤病的治疗中运用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亦能收到良好疗效。卫气营血辨证在皮肤病的治疗中对归纳证型、概括病理、确定病位深浅、判定病情轻重、阐明证候变化以及确立治法方药等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进一步发掘与研究。
李桂贤教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临证经验总结
徐晴; 李桂贤; 张天彬; 苏攀; 王伟; 郑超伟; 李敏; 丁少华; 覃玉珍;
2019, 15 (6): 119-120. [摘要] (122)
通过解析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中医病机,结合中医经典著作探讨并总结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李桂贤教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经验。李教授根据多年经验,提出"气郁""火郁""湿热"为该病之标,"脾失健运""气机失调"为该病之本,治分缓急,以"疏肝和胃,开郁降逆""清化湿热,醒脾去浊""调气散火,引火下行"为法,取得较好疗效。
不同提取工艺对制何首乌含量的影响研究
董鑫; 左亚妹; 李敏; 曹建军;
2019, 15 (6): 65-67. [摘要] (163)
目的:探讨不同提取工艺对制何首乌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70%乙醇提取、水提醇沉2种方式对制何首乌进行提取,分别采用减压干燥和微波干燥两种方式得干膏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为指标,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水提醇沉所得干膏粉含量略高于70%乙醇提取,微波干燥所得干膏粉含量明显高于减压干燥(P<0.05)。结论:不同提取工艺对制何首乌含量的影响较大,为工业化大生产提供了参考依据。
麝香壮骨膏局部皮肤刺激性及过敏性实验研究
许艳茹; 石菊; 展月; 李敏; 王雅俪; 徐建;
2019, 15 (3): 18-20. [摘要] (124)
目的:观察麝香壮骨膏对皮肤的刺激性和过敏性,以评价该制剂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家兔皮肤刺激实验,分为完整皮肤组和损伤皮肤组,分别于给药1d、连续给药14d后,观察皮肤有无红斑、水肿等刺激反应;采用豚鼠皮肤过敏实验,每周贴敷麝香壮骨膏致敏1次,连续3周,于首次致敏后的第28天皮肤再次给药进行刺激,观察皮肤有无红斑、水肿等过敏反应。结果:对于家兔的完整皮肤,经单次给药或多次给药,分别于1、24、48、72h观察,均未见红斑及水肿无刺激性,但对家兔破损皮肤均有轻度刺激性。豚鼠皮肤过敏实验中,未出现皮肤明显红斑、水肿等皮肤过敏反应及其他全身性过敏反应。结论:麝香壮骨膏对家兔完整皮肤无刺激性,对豚鼠皮肤无致敏性,对家兔破损皮肤有轻度刺激性,具有良好的皮肤用药安全性,但破损性皮肤应慎用或避免使用。
穴位埋线治疗斑秃1例报道
李嘉萍; 李敏
2018, 14 (9): 141-142. [摘要] (199) PDF (1530KB)(582)
发为血之余,血盛则荣于须发,故须发美;若血气衰弱,经脉虚嗟,不能荣润,故须发薄。肾虚血瘀,则毛发失于濡养,难以茂密。通过穴位埋线局部脱发斑,长久刺激局部组织,利用局部炎症反应使得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增加局部血流量,促进局部细胞生长,最终达到促进局部毛囊再生的作用。介绍了1例穴位埋线治疗斑秃病例。
针刺刺法之四时宜忌探讨
李昕豪; 李敏; 庾珊; 吴家民;
2018, 14 (9): 110-111. [摘要] (153) PDF (1554KB)(623)
基于"天人合一"的观点,《素问》提出了因时制宜的治疗原则,并以此指导针刺的治疗。人体在四时气候变化的影响下,会产生不同的适应性变化,而针刺顺应四时,也有相应的刺法,各有不同。
颈腰康胶囊药效学研究
徐杰; 姜文月; 李敏; 王美慧; 魏晓雨; 边雨; 王雅俪; 曲佳乐;
2018, 14 (9): 20-22. [摘要] (142) PDF (1584KB)(484)
目的:研究颈腰康胶囊的药效学,为颈腰康胶囊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热板法、扭体法、耳廓肿胀法、足跖肿胀法、剪尾法、玻片法及急性血瘀模型,分别考察颈腰康胶囊镇痛、抗炎消肿及活血化瘀的药效作用。结果:实验结果表明颈腰康胶囊对热致痛及醋酸引起的化学刺激致痛均具有明显的镇痛效应;颈腰康胶囊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及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均有较好的抗炎消肿作用;通过剪尾法、玻片法及建立肾上腺素急性血瘀模型,结果表明颈腰康胶囊可显著延长出血时间与凝血时间,改善血液黏度。结论:颈腰康胶囊具有显著的镇痛、抗炎消肿及活血化瘀的药理作用。
微波消解-ICP-MS法测定三种中药材中12种重金属元素含量
李敏; 陈骁鹏; 叶慧; 屈蓉;
2018, 14 (8): 69-71. [摘要] (179) PDF (1548KB)(523)
目的:建立中药材连翘子、四叶参及生地黄中Cr、Mn、Ni、Cu、As、Se、Mo、Cd、Sn、Sb、Ba、Pb 12种重金属元素的检测方法。方法:以HNO3作为硝解酸体系,采用微波消解法前处理药品后,以In、Ge、Bi作为内标,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同时测定三种中药材中的12种重金属含量。结果:各元素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 1,方法检出限为0.007 1~0.478 8mg/kg,回收率为89.45%~115.60%,相对标准偏差为1.3%~9.1%。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灵敏,可为中药材连翘子、四叶参及生地黄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测定与控制提供参考。
基于多成分定量及指纹图谱分析评价不同产地栀子质量
刘聪; 蔡晓洋; 李敏
2016, 12 (16): 29-33. [摘要] (145)
目的:采用多成分定量结合指纹图谱对不同产地栀子质量进行分析,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其质量提供可靠的方法和依据。方法:采用UPLC切换波长法,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对收集的不同产地44批栀子样品中的栀子苷、西红花苷-1和西红花苷-2含量进行测定,同时对其指纹图谱进行研究,并通过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不同产地栀子苷含量为:湖北>江西≈湖南≈四川≈河南>浙江,西红花苷含量为:江西、湖南>四川、湖北>河南、浙江;栀子药材指纹图谱共标定16个共有峰,样品相似度均在0.9以上。结论:不同产地栀子质量存在一定差异,江西、湖南、河南栀子质量接近,与湖北、浙江栀子差异较大,四川栀子质量存在差异。
被引次数: Baidu(2)
四季感冒片中甘草薄层鉴别方法研究
李敏
2015, 11 (8): 26-28. [摘要] (75) PDF (380KB)(465)
兴海活力源口服液功效学研究
李敏
2015, 11 (10): 42-43. [摘要] (59) PDF (369KB)(405)
自拟愈复坐浴汤联合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临床研究
李敏霞; 安晓平;
2014, 10 (24): 119-120. [摘要] (84) PDF (257KB)(441)
被引次数: Baidu(1)
解剖钢板治疗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疗效观察
唐高,李敏
2013, 9 (5): 116-117. [摘要] (99) PDF (671KB)(360)

目的:比较解剖钢板和保守方法治疗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创伤性肩关节前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患者58例,按治疗方式分为I组与II组,I组采用保守治疗,II组采用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固定治疗,通过视觉模拟疼痛评分,美国肩肘关节外科医师评分等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均获为期12个月的随访,末次随访时,I组和II组病例大结节骨折的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3.2±0.8)个月和(3.0±0.5)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评估方面,I组和II组治疗前的平均VAS评分分别为(7.9±1.2)和(8.1±1.5);平均ASES评分分别为(13.7±9.6)和(15.1±8.6),在末次随访时,I组和II组的VAS评分分别为(1.8±1.3)和(1.5±1.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ASES评分,I组患者为(87.2±9.6)分,明显低于II组的(93.8±1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I组显著优于I组.结论:在肩关节前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的治疗中,对于大结节撕脱骨折采用保守治疗或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但解剖钢板固定治疗患者的早期功能效果更佳.
 

医院药房管理相关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
周里金,李敏,
2012, 8 (8): 218-219. [摘要] (246) PDF (470KB)(469)

目的:研究并探讨医院药房管理相关问题并制定一系列措施以促进医院药房管理朝着现代化、科学化以及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方法:选择某医院的药房,并对药房管理人员和药剂师,以及该医院的患者作相应的了解和研究。结果与结论:药房管理与医院的经济效益直接挂钩。好的药房管理能促使医院得到更大的收益。因此,加强对医院药房的管理已成为目前医院整改措施的当务之急。

基于PBL的多方式组合教学法在中药学教学中的应用
李敏,王斌,
2012, 8 (10): 224-225. [摘要] (314) PDF (744KB)(525)

多年来,中药学的教学一直存在教学手段单一、内容复杂、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现象。通过比较传统授课学习法、直观教学法和问题导向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各自的特点,强调在中药学教学中引入应用基于PBL的多方式组合教学法的重要性,并结合中药学课程的特点,介绍该教学方式的优点。

被引次数: Baidu(3)
中药外敷加牵引推拿与单纯牵引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比较
李敏,
2012, 8 (10): 43-44. [摘要] (303) PDF (837KB)(592)

目的:探讨中药外治加牵引推拿治疗颈椎病与单纯牵引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选取86例颈椎病的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牵引治疗的同时中药外敷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只进行牵引治疗。结果:一个疗程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二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中药外敷配合适当推拿治疗颈椎病比单纯牵引疗效更优,应大力推广。

被引次数: Baidu(3)
芹菜素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
阚伟娟,喻婉莹,于鹏霞,李敏敏,宋吉帅,赵烽,
2012, 8 (1): 17-19. [摘要] (525) PDF (783KB)(585)

目的:研究芹菜素的抗炎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用LPS刺激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释放TNF-α、IL-6、NO等炎症介质,评价药物对巨噬细胞释放炎症介质的抑制作用。以ELISA法检测TNF-α、IL-6的含量,以Griess法检测NO的含量,同时以MTT法评价细胞毒性。Westernblot法检测iNOS、COX-2及内参蛋白β-actin水平。比色法检测COX-2酶活性。结果:芹菜素在12.5~100μmol.L-1浓度范围内可明显抑制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释放炎症介质TNF-α、IL-6、NO,并呈现良好的剂量依赖关系。Westernblot结果表明芹菜素能够下调iNOS蛋白水平,但是对COX-2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抑制作用。比色法测定酶活性结果提示芹菜素对COX-2酶活性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芹菜素通过下调iNOS蛋白表达水平,能明显抑制巨噬细胞释放炎症因子TNF-α、IL-6和炎症介质NO,这可以为芹菜素以及相关制剂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被引次数: Baidu(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