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办: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
中华中医药学会
国际刊号:ISSN 1673-2197
国内刊号:CN 42-1727/R
邮发代号:38-143
Toggle navigation
亚太传统医药
首页
期刊简介
栏目设置
编委会
投稿须知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虚拟专题
常见问题回答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李青[Author]) AND 1[Journal]) AND year[Order])
AND
OR
NOT
文题
作者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摘要
分类号
DOI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显示/隐藏图片
Select
基于药材质量研究的淫羊藿本草源流考
郭俊霞,王晓宇,吴萍,张松林,李青苗,冯中宝
2022, 18 (5): 189-194.
[摘要]
(
67
)
PDF
(2108KB)(
112
)
可视化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及医书典籍,结合现代文献资料,对淫羊藿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炮制、质量标准进行考证,以期为其资源保护、质量控制、优质优价提供参考和依据。淫羊藿药材药典、地方标准收录的品种主要有淫羊藿、箭叶淫羊藿、柔毛淫羊藿、巫山淫羊藿、朝鲜淫羊藿、粗毛淫羊藿、天平山淫羊藿、黔岭淫羊藿共8种;药用资源产地分布较广;药用部位为地上部分茎叶;药材品质评价以梗少、叶多,叶色青绿、黄绿,不破碎者为佳;夏秋采收,采后晒干、阴干;炮制方法有切制、羊脂油炙。因淫羊藿药材品种复杂,产地分布广泛,需建立淫羊藿药材的质量控制体系。
Select
LC-MS/MS法测定跳骨片中马兜铃酸Ⅰ含量
刘嘉澍,妙苗,李青,康小凤,樊宝娟
2021, 17 (8): 67-70.
[摘要]
(
73
)
PDF
(1930KB)(
242
)
可视化
目的:建立LC-MS/MS法测定跳骨片中马兜铃酸Ⅰ含量。方法:采用Shim-pack Velox C18色谱柱(2.1mm×100mm,2.7μm),以乙腈为流动相A,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MRM模式,ESⅠ+检测,离子对为358.9→296.0,358.9→298.2。结果:马兜铃酸Ⅰ在2.192~109.60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9;平均回收率为97.8%,RSD为1.95%,限度拟定为跳骨片中含马兜铃酸Ⅰ不得过0.233μg·g-1;对11批制剂进行检测,其含量均低于限度值。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灵敏度较高,可用于跳骨片中马兜铃酸Ⅰ的限量检查。
Select
中药薤白的商品规格等级本草及近现代源流考
王晓宇,张松林,郭俊霞,吴萍,李青苗,詹志来
2021, 17 (12): 189-196.
[摘要]
(
178
)
PDF
(2198KB)(
173
)
可视化
以历代本草,近现代专著等为基础,对薤白药材从名称、基原、产地、品质、采收加工炮制等与商品规格等级相关的内容进行考证,为其优质优价及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一定参考和依据。经考证,本草中"薤"有"赤、白二种",且将山薤、家薤分列,自古存在小根蒜Allium macrostemon Bge.和薤Allium chinense G.Don两种原植物,二者出现时期、分布区域不同,常药食两用,植物鳞茎与药材性状均存在差异。本草记载薤白分布于河南、江西、湖南等地,近现代文献以江苏产者为佳。以鳞茎入药,于夏、秋采挖,洗净,除去须根,蒸透或置沸水中烫透,晒干,炮制多净制。传统品质评价以个大、质坚、饱满、黄白色、半透明、不带花茎,味辛者为佳。经产地、市场调查发现,薤白商品多为统货,部分商家按大小、整粒度分级。目前历版标准中未规定薤白的含量测定指标,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亟需明确薤白品质的特征性指标,提升药材的质量标准,结合商品流通中的规格等级,兼具外观与性效,促进薤白药材的整体优质优价。
Select
半夏泻心汤质量表征方法研究
张莹莹; 季巧遇; 李诒光; 吴样明; 李青;
2019, 15 (7): 77-79.
[摘要]
(
159
)
可视化
目的:初步建立半夏泻心汤标准煎液(半夏、干姜、黄芩、黄连、炙甘草等)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干姜和人参进行定性鉴别;应用HPLC法对处方中有效成分甘草苷、甘草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特征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专属性强;含量测定甘草苷和甘草酸线性范围分别为4.4~21.8μg(r=0.999 5),15.85~79.26μg(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103.56%、99.72%,RSD分别为1.31%、2.83%。结论:初步建立了经典名方半夏泻心汤标准煎液的质量标准。
Select
HPLC法同时测定半夏泻心汤标准煎液中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含量
张莹莹; 季巧遇; 李诒光; 吴样明; 李青;
2019, 15 (2): 68-71.
[摘要]
(
219
)
PDF
(1600KB)(
527
)
可视化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半夏泻心汤标准煎液中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Zorbax Eclipse SB-C18(250mm×4.6mm,5μm,S.N.USCL072720)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水溶液(加入三乙胺调pH=2.5)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75nm,柱温为25℃,进样量为10μL。结果: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检测浓度分别在45.0~180.01μg·mL-1(r=0.9992)、4.7~18.7μg·mL(-1)(r=0.999 7)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的RSD均<2.0%,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103.33%和101.31%,RSD分别为0.74%、1.4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同时测定半夏泻心汤标准煎液中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Select
中药配方颗粒研究现状
张莹莹; 季巧遇; 李青;
2018, 14 (12): 94-96.
[摘要]
(
172
)
PDF
(1581KB)(
469
)
可视化
中药配方颗粒是现代中医药临床使用的新剂型,因其具有方便高效等优势逐步在市场中占领了一席之地。通过文献查阅,主要对配方颗粒在质量标准建立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传统饮片"单煎"和"合煎"的主要化学成分、药效学、临床疗效等方面是否有显著差异进行了综合文献分析。结果表明,中药配方颗粒剂临床使用方便,中药方剂"单煎"和"合煎"的主要化学成分基本相同,共有成分比例相近,大量相关药效、临床研究显示两者应用无显著性差异,可以代替传统汤剂推广使用。
Select
大血藤现代研究进展
张莹莹; 李诒光; 季巧遇; 李青;
2018, 14 (11): 81-84.
[摘要]
(
173
)
PDF
(1572KB)(
952
)
可视化
通过大量文献的阅读分析,对目前大血藤研究的方向进行归纳,主要有大血藤系统分类学问题方面的探讨,及与易混淆饮片鸡血藤的区别做了简单介绍。然后进一步总结了文献中对大血藤化学成分的报道,重点对其药理学研究和临床应用进行分析说明,认为大血藤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也十分广泛,临床研究证明中药大血藤汤剂结合现代治疗技术产生效果较好。通过较全面地对大血藤主要研究方面进行归纳分析,利于对大血藤饮片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
Select
补阳还五汤联合刺五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分析
周国艳; 王月华; 李青; 巫双; 黄霞
2017, 13 (15): 147-148.
[摘要]
(
175
)
PDF
(764KB)(
610
)
可视化
被引次数: Baidu(
1
)
Select
健脾益气补血法联合小剂量铁剂治疗对缺铁性贫血患儿铁代谢指标的影响
李青;
2016, 12 (22): 99-100.
[摘要]
(
84
)
可视化
目的:探讨健脾益气补血法联合小剂量铁剂治疗方案对缺铁性贫血患儿铁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4例缺铁性贫血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儿行铁剂治疗,观察组行健脾益气补血法联合小剂量铁剂治疗,以4周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患儿静脉血,对血清铁蛋白(Fn)、血清铁(SI)与总铁结合力(TIBC)进行测定,同时结合铁代谢变化情况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SI、Fn、TIB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I、Fn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IB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7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气补血法联合小剂量铁剂治疗方案对缺铁性贫血患儿铁代谢指标改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Select
健脾益气补血法联合小剂量铁剂治疗对缺铁性贫血患儿铁代谢指标的影响
李青;
2016, 12 (22): 99-100.
[摘要]
(
86
)
PDF
(463KB)(
358
)
可视化
目的:探讨健脾益气补血法联合小剂量铁剂治疗方案对缺铁性贫血患儿铁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4例缺铁性贫血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儿行铁剂治疗,观察组行健脾益气补血法联合小剂量铁剂治疗,以4周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患儿静脉血,对血清铁蛋白(Fn)、血清铁(SI)与总铁结合力(TIBC)进行测定,同时结合铁代谢变化情况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SI、Fn、TIB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I、Fn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IB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7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气补血法联合小剂量铁剂治疗方案对缺铁性贫血患儿铁代谢指标改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Select
中药血清药理学和血浆药理学应用比较研究
林泽苗; 钟佳贤; 李青南
2016, 12 (12): 62-64.
[摘要]
(
92
)
PDF
(613KB)(
343
)
可视化
1988年,日本国东京都医院的田代真一正式提出了中药"血清药理学"的概念,为中药复方的研究提供了较好的方法。但随着该方法的广泛应用,不少问题凸显出来,2008年,贺石林创立"血浆药理学"方法,提出在一些研究中,血浆药理学的效果优于血清药理学。对血清药理学和血浆药理学进行比较,并对其应用范围进行综述。
被引次数: Baidu(
5
)
Select
郭纪生老师“骨系”方治疗腰痛疗效观察
李青;刘洪德;郭媛;
2015, 11 (15): 69-70.
[摘要]
(
78
)
PDF
(520KB)(
440
)
可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