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金匮要略》中趺阳脉理探析
杨帆,李云海
2022, 18 (10): 201-204. [摘要] (123) PDF (1640KB)(263)
《金匮要略》作为《伤寒杂病论》中的杂病部分,具有开创中医对杂病辨证论治先河的重要意义。书中论述的理法方药对后世医家起到了启发、引领的作用,其中脉学理论涵盖多个方面,可以据脉来辨别证候、阐述病机、指导治疗、判断预后等,其内容广泛而深刻,值得我辈深入挖掘。在《金匮要略》的理论教学过程中,结合《脉经》《内经》《难经》等诸多先贤典籍,选择从“趺阳脉”为研究切入点,着眼于“以脉论理”——即通过脉象表现阐述病机的特点,对部分相关条文进行整理和进一步分析总结,从而提出对仲景“以脉论理”的理解。
基于《金匮要略》虚劳理论探讨中晚期肿瘤的辨治
吴兴邦,杨西茜,杨帆,李云海,冉昌阳,许树才
2022, 18 (1): 134-137. [摘要] (100) PDF (878KB)(119)
恶性肿瘤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发展至中晚期时多表现以虚为主,虚中夹实,在症状与病机上同《金匮要略》虚劳病有诸多相似之处,根据“异病同治”理论,可按虚劳病进行辨治。针对其五脏阴阳气血俱损,脾肾尤甚的核心病机,治疗上重在补虚,补脾肾,益精血,中晚期肿瘤虽以虚损为主,但癌毒实邪等贯穿肿瘤发生发展的始终,故补虚不忘祛邪,宜扶正祛邪,补虚祛瘀,调和阴阳,阴阳和,血气盛,则形体适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