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苗药乌桕酚性成分研究
郎天琼; 罗国勇; 王剑; 张敬杰;
2019, 15 (3): 71-73. [摘要] (99)
目的:研究苗药乌桕的酚性成分。方法:综合利用各种色谱方法对苗药乌桕的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基于波谱数据并结合文献对比的方法鉴定所分离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乌桕的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鉴定出9个酚性成分,其结构分别为5,6,7,8-四甲氧基香豆素(1)、6,7,8-三甲氧基香豆素(2)、7-O-甲基东莨菪内酯(3)、东莨菪内酯(4)、3,3′-O-二甲基鞣花酸-4-O-α-L-鼠李糖苷(5)、3,3′-O-二甲基鞣花酸(6)、栗木酯苷(7)、3,3′-bisdemethylpinoresinol(8)和没食子酸乙酯(9)。结论:化合物5、7、8均为首次从乌桕中分离得到。
傣药“芽害巴”(珠子草)化学成分研究
李晓花; 杨文玉; 王剑;
2019, 15 (2): 59-63. [摘要] (187) PDF (1944KB)(530)
目的:对珠子草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分离,探讨其抗病毒和肝保护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乙醇提取,不同极性溶剂萃取,提取物用各种柱层析方法,结合制备液相色谱技术进行系统分离,通过波谱解析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共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木栓酮(2)、珠子草脂素(3)、珠子草次素(4)、珠子草素(5)、β-胡萝卜苷(6)、羽扇豆醇(7)、芦丁(8)、山奈酚-3-O-芸香糖苷(9)、短叶苏木酚(10)、没食子酸(11)、鞣花酸(12)、柯里拉京(13)、老鹳草素(14)。结论:木脂素和多酚类成分可能是珠子草临床用于肝病治疗的物质基础。
论李时珍的人文气质
王剑; 陈向荣
2016, 12 (5): 6-9. [摘要] (134) PDF (898KB)(454)

通过查阅《本草纲目》及有关历史文献对李时珍的记载,去探寻李时珍在编撰《本草纲目》过程中的心里素质和内在修养,去研论李时珍先天与后天、内在和外在的个性特质,认为李时珍身上的人文气质是其成功的决定因素。

大鲵黏液低聚糖肤抑菌、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研究
陈丽萍;蔡剑雄;王剑
2015, 11 (1): 11-13. [摘要] (87) PDF (564KB)(475)
鹰嘴豆的化学成分研究
陈玲芳,杨新洲,熊慧,王剑侠,梅之南,
2012, 8 (7): 41-43. [摘要] (275) PDF (377KB)(582)

目的:研究鹰嘴豆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系统溶剂提取法、硅胶柱层析、MCI树脂吸附、葡聚糖凝胶SephadexLH-20柱层析及半制备HPLC等手段进行分离和纯化,并通过NMR,MS等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鹰嘴豆干燥种子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为:亚油酸(linoleicacid,I)、β-谷甾醇(β-sitosterol,II)、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acid,III)、腺苷(adenosine,IV)、1,2-苯二甲酸二(2-甲基丙基)酯(1,2-benzenedicarboxylicacid,1,2-bis(2-methylpropyl)ester,V)、1-乙基-α-L-半乳糖苷(1-ethyl-α-L-galactoside,VI)、蔗糖(sucrose,VII)。结论:其中化合物I,V,VII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I,V亦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