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办: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
中华中医药学会
国际刊号:ISSN 1673-2197
国内刊号:CN 42-1727/R
邮发代号:38-143
Toggle navigation
亚太传统医药
首页
期刊简介
栏目设置
编委会
投稿须知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虚拟专题
常见问题回答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王媛媛[Author]) AND 1[Journal]) AND year[Order])
AND
OR
NOT
文题
作者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摘要
分类号
DOI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显示/隐藏图片
Select
针刺联合膈下逐瘀汤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王媛媛
2022, 18 (3): 63-67.
[摘要]
(
54
)
PDF
(1590KB)(
135
)
可视化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膈下逐瘀汤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与脑肠肽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膈下逐瘀汤治疗,治疗组接受针刺鬼眼穴联合膈下逐瘀汤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疗效情况、结肠黏膜病变及愈合情况、血清炎性因子、脑肠肽神经递质水平、生活质量进行分析比较,并进行随机回访。结果:经治疗,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aron评分、Geboes指数及病变活动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且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炎症性肠病质量问卷(IBDQ)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6个月内疾病复发率为12.50%,明显低于对照组37.50%(P<0.05)。结论:针刺联合膈下逐瘀汤治疗可显著提高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调节患者血清炎性因子与脑肠肽神经递质水平,改善患者肠道黏膜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Select
HPLC法同时测定返魂草药材及其颗粒中四种酚酸类成分含量
赵赫; 王晓波; 王媛媛; 丁鼎; 王嘉玮
2017, 13 (6): 29-32.
[摘要]
(
188
)
PDF
(1111KB)(
444
)
可视化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返魂草药材及其颗粒中的原儿茶酸、对羟基苯乙酸、绿原酸和咖啡酸的含量。方法:利用Agilent 5TC-C18(250mm×4.6mm,0.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A)-0.4%甲酸水溶液(B),采用梯度洗脱(0~10min,94%B;10~50min,96%→86%B),流量1.0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80nm。结果:四种酚酸成分均达到基线分离,原儿茶酸、对羟基苯乙酸、绿原酸和咖啡酸的进样量分别在2.88~90μg/mL(r=0.999 9)、8~250μg/mL(r=0.999 9)、6.4~200μg/mL(r=0.999 8)、2.56~80μg/mL(r=0.999 9)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返魂草药材中四种酚酸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06%(RSD=1.34%)、99.69%(RSD=1.18%)、99.71%(RSD=1.19%)、99.92%(RSD=0.89%),返魂草颗粒中四种酚酸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07%(RSD=0.68%)、100.56%(RSD=1.37%)、100.43%(RSD=1.29%)、99.82%(RSD=0.98%)。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适用于测定返魂草药材及返魂草颗粒中原儿茶酸、对羟基苯乙酸、绿原酸和咖啡酸的含量。
Select
补肾养血活血法治疗卵泡发育不良研究
桓楚凤; 王媛媛; 吴克明
2017, 13 (5): 82-84.
[摘要]
(
142
)
PDF
(1254KB)(
461
)
可视化
目的:综述补肾养血活血法治疗卵泡发育不良疾病的机理及卵泡发育不良原因。方法:查阅文献,分析卵泡发育不良原因及补肾养血活血法治疗卵泡发育不良疾病的机理。结果:环境污染物、电离辐射、光污染及生物节律异常是导致该疾病发生的因素;补肾养血活血法可能通过调节褪黑素受体表达及卵巢局部细胞因子的调控改善卵泡发育。结论:双酚A、增塑剂等污染物及光污染能影响卵泡发育,补肾活血养血法可能通过上调褪黑素受体的表达或调节激素及细胞因子表达等机制改善卵泡发育及排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