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基于农艺性状及药效成分对道地化橘红种质的评价与分析
徐幸酬,王文涛,罗华生,赵丽云,陈红锋
2024, 20 (9): 48-54. [摘要] (24) PDF (2183KB)(58)
目的:为了增加对中国传统道地药材化橘红的认识,采用多种成分指标测定的方法,结合农艺性状对道地化橘红种质资源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化橘红的柚皮苷、野漆树苷、柚皮素含量,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化橘红的总黄酮、总多糖含量,以及采用挥发油测定法测定化橘红挥发油成分,并结合多元统计数据进行综合评价。结果:6个主要道地化橘红品系均互相独立、各有优劣,不同种质资源对药材质量均有一定影响。结论:道地化橘红种质资源多样性较为丰富,传统认为绒毛越多越好的评价方法并不科学,该研究所建立的综合评价方法为后续开展更全面的化橘红种质资源调查评价研究奠定了基础。
尾骶骨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偏瘫患者临床研究
田勇; 高雅贤; 刘学霞; 王文涛; 马晓明;
2018, 14 (12): 169-171. [摘要] (231) PDF (1587KB)(537)
目的:探讨尾骶骨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体针、常规中药离子导入及普通康复疗法,观察组患者采用尾骶骨运动疗法、尾骶部离子导入、骶尾部针灸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FMA及MBI量表评分、治疗后综合功能分布状况、治疗前后步长、步频以及步速。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MA及MBI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综合功能正常以及基本正常率为66.67%(20/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3.33%(13/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步长、步频以及步速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尾骶骨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偏瘫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