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中医药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研究进展
陈俊杰,陈雅璐,李春夏,黄丽华,潘梓华,何志辉,王清坚
2025, 21 (4): 232-237. [摘要] (6) PDF (1646KB)(14)
通过分析中医药理论体系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病因病机和NAFLD的临床表现及检测指标,综述中医药防治NAFLD的经典古方(茵陈五苓散、逍遥散、参苓白术散、四君子汤、二陈汤)、中成药(护肝片、血脂康胶囊、安络化纤丸、强肝胶囊)、经验方(丹明疏肝降脂汤、疏肝化瘀汤、新贝保肝降脂汤、化痰活血汤),以及中药防治NAFLD的物质基础,表明中医药防治NAFLD前景广阔,为中医药防治NAFLD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中医药治疗急性胰腺炎研究进展
赵东颖,王清华
2024, 20 (4): 233-237. [摘要] (67) PDF (1916KB)(272)
急性胰腺炎(AP)是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发病特征以上腹部剧烈疼痛和消化道症状为主。AP病情复杂,且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中医药治疗AP具有特色优势,中医药治疗AP以病因病机为基础,辨证分期结合,综合运用中医内外治法辨证施治。临床常用中药内治(中药单体、单味药、复方和中成药注射液)、中药灌肠、贴敷以及针刺等多种治疗方法,在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脏器损伤、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方面效果显著。综述近年来中医药治疗AP的应用现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胆石症源流考
居燕飞,陈雅璐,陈俊杰,劳永彩,王清坚
2024, 20 (10): 212-215. [摘要] (26) PDF (1687KB)(67)
近年来,胆石症已成为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其早期检出率低,复发率、并发症重症化趋势高且远期预后不佳。胆石症无中医直接病名,根据临床表现可归为中医学“胆胀”“胁痛”“黄疸”等范畴。通过梳理相关古籍文献,理清源流,阐述胆石症的特点及病因病机,分析并总结历代医家对该病证的临床治疗经验,以期为中医药诊治胆石症提供参考。
肾绞痛医案一则论治:基于“十二纲—病理—方证”辨证体系
蒙健林,王清坚,林龙,黄文娟,王猛,于亚涛,李金蓓2,陈雅璐
2024, 20 (10): 107-110. [摘要] (41) PDF (2025KB)(59)
“十二纲-病理-方证”辨证体系是王清坚教授在胡希恕先生“六经-八纲-方证”辨证体系思维启发下提出的新见解,该体系从疾病症状分析、病情诊断及选方用药等维度指导临床诊疗,有利于提高临床诊治效率。通过论述王清坚教授运用“十二纲-病理-方证”辨证体系论治肾绞痛医案一则,为该辨证体系在临床中的具体运用提供参考依据。
王清坚运用甘草泻心汤治疗面部皮炎经验
黄文娟,陈雅璐,居燕飞,林龙,于亚涛,劳永彩,王猛,蒙健林,赵雨涵,王清坚
2023, 19 (9): 145-148. [摘要] (19) PDF (1917KB)(97)
甘草泻心汤出自《伤寒杂病论》,为张仲景所创名方,原方可治疗寒热错杂于中、脾胃虚弱较甚、水谷不化、心下痞硬而满之证,亦用于治疗狐惑病,现代医家将该方广泛用于临床治疗口腔、咽喉、前后二阴黏膜糜烂及伴随消化系统症状的患者及失眠者。王清坚教授基于中医“十二纲-病理-方证”辨证体系,根据患者症状及病理状态,选用甘草泻心汤治疗面部皮炎伴口腔内溃疡,准确辨证、方证对应,疗效显著。通过分析王教授治疗面部皮炎的医案一则,整理其对该病的治疗经验,以飨同行。
五种不同提取方法益智果实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晏小霞,王祝年,王茂媛,王清隆,羊青
2023, 19 (8): 28-35. [摘要] (23) PDF (1209KB)(49)
目的:分析比较5种不同提取方法所得益智果实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超临界CO2萃取、超声辅助提取、溶剂提取及索氏提取益智果实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其化学成分,以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5种不同提取方法挥发油得率为1.50%~10.37%,从5种提取方法中共鉴定出142个化合物,其中共有化合物5个,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中鉴定出65个化合物,超临界CO2萃取法鉴定出48个化合物,溶剂提取法鉴定55个化合物,超声辅助提取法鉴定出45个化合物,索氏提取法鉴定40个化合物。结论:不同提取方法所得挥发油成分均以萜类及含氧衍生物为主,含量最高的成分均为圆柚酮,但不同提取方法化合物种类和含量存在较大差异,研究结果为益智植物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海人树叶的成分分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基于UPLC-Q-TOF-MS技术
羊青,王茂媛,王清隆,李英英,晏小霞,王祝年
2022, 18 (8): 49-56. [摘要] (35) PDF (1200KB)(113)
目的:评价海人树SurianamaritimaLinnaeus的药用价值,对海人树叶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研究。方法:基于超高效液相-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技术,对海人树叶提取物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定性分析。采用回流提取法制备供试样品,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在正负离子模式下扫描采集数据。利用UNIFI科学信息系统,结合相关文献数据,对各主要色谱峰进行归属。结果:从海人树叶提取物中共分析鉴定得到45个化合物,其中包括21个黄酮类化合物,1个花青素类成分,9个酚酸类成分,3个苯丙素类成分,1个环烯醚萜类成分,10个长链脂肪酸类化合物。该材料成分特征性非常强,其中黄酮类成分占到半数以上。采用DPPH法和ABTS法对海人树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测试。海人树叶提取物对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作用的IC50值分别为0.3010、0.1946mg/m L,对照品抗坏血酸的IC50值分别为0.2858、0.0938mg/m L。结论:海人树叶中的主要成分为黄酮和酚酸类化合物,且海人树叶提取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
王清泉教授针药并用治疗肺真菌感染验案一则
张毅平; 王清泉;
2019, 15 (7): 114-115. [摘要] (109)
王清泉教授从医30年来,在肺部感染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显著疗效。对于肺部真菌感染,王清泉主任重视从脾胃调理,概因肺真菌感染多为机会性或条件致病菌,其感染往往与患者免疫力有很大的关系,而脾为后天之本,故李杲有云:"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是故重视脾胃,从脾胃调理着手治疗肺真菌感染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内伤病证治思想探微
李昊; 王清泉;
2019, 15 (7): 97-98. [摘要] (125)
《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内伤病篇的主体思想基本取法金元四大家之一李杲的脾胃学说,内容主要是总结《脾胃论》中内伤病的两大病因即劳役过度和饮食不节所导致的脾胃元气损伤的病机特点及治法方药,并以歌诀形式高度概括。分析了《杂病心法要诀》内伤病证治特点,以方便临床运用。
内补丸联合温和灸治疗带下过多(肾阳虚型)临床研究
王清;陈永华;谢敏;李霞;吴春;
2016, 12 (2): 133-134. [摘要] (87) PDF (487KB)(421)

目的:观察内补丸加减联合温和灸治疗带下过多(肾阳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带下过多(肾阳虚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内补丸组方煎服,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温和灸治疗,治疗3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减少(P<0.01),且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减少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1%,愈显率为82.9%;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4%,愈显率为48.6%。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内补丸联合温和灸治疗带下过多(肾阳虚型)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白带过多、腹痛、腹胀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被引次数: Baidu(7)
北细辛挥发油不同馏分的GC-MS分析研究及急性毒性评价
陈巍,武州,樊晖,田原,魏新智,王清华,付勇强,
2012, 8 (5): 21-23. [摘要] (353) PDF (1523KB)(629)

目的:考察北细辛挥发油不同馏分的化学成分及急性毒性,以期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减压分馏的方法对总挥发油进行分馏,采用GC-MS法分析研究不同馏分的化学成分,采用Bliss法及最大给药量法评价不同馏分急性毒性。结果:北细辛3个馏分挥发油的LD50分别为低沸程油10mL/kg、中沸程油6.5mL/kg、高沸程油15mL/kg。结论:北细辛3个馏分挥发油的急性毒性强弱依次为高沸程(约140℃)、中沸程(80℃~140℃)、低沸程(约80℃)。

被引次数: Baidu(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