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针灸联合康复疗法治疗卒中继发偏瘫侧痉挛临床研究
石岩殊
2016, 12 (8): 111-112. [摘要] (197) PDF (505KB)(342)
目的:采用针灸联合康复疗法对脑卒中继发偏瘫侧痉挛患者痉挛发生率、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12例脑卒中继发偏瘫侧痉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均予以神经内科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实验组加用针灸联合康复疗法,疗程为4周,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FMA评价法与BI评分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痉挛防治情况及治疗前后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等。结果:实验组患者痉挛发生率为1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1%(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MA、BI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评分均有所增高(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改善幅度较大(P<0.05)。结论:早期采用针灸辅以现代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继发偏瘫侧痉挛有助于防治痉挛,并提升患者运动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针灸甲乙经》的针灸理论框架分析
石岩殊
2016, 12 (7): 3-4. [摘要] (130) PDF (387KB)(354)
《针灸甲乙经》是目前我国最为久远的针灸学理论著作,具有自身独特的见解,对针灸具有较为详细的论述。而明确《针灸甲乙经》的针灸理论框架,为临床针灸提供了必要的参考依据,且通过《针灸甲乙经》的针灸理论框架,为其他著作中关于针灸理论对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针灸甲乙经》的针灸理论框架予以梳理和剖析,以期其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中医针灸在海外的发展现状分析
石岩殊
2016, 12 (5): 4-5. [摘要] (151) PDF (521KB)(474)

分析中医针灸在海外的发展情况,可归纳为四个特点:一是"民间热、政府冷",伴随世界各地人们对于中医针灸兴趣、认知等的持续增加,世界各国中医针灸的立法进展却十分缓慢;二是"针灸热、中药冷"。海外针灸诊所数量呈成倍增长态势,然而中医药发展却"一波三折";三是"临床热、科研冷",除了中医针灸师由中国培养,一些非针灸专业西医也参与针灸行列,但科研却未能同步;四是"办校热、管控冷",海外中医针灸学员教学质量未能获得统一管理与控制,在教材、师资等方面存在各种问题

被引次数: Baidu(2)
天灸治疗腰背肌筋膜炎临床研究
石岩殊
2016, 12 (10): 103-104. [摘要] (69) PDF (469KB)(381)
目的:观察天灸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7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天灸组(n=34)和药膏贴敷组(n=33),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起效时间。结果:天灸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起效时间为(0.3±0.1)h,明显优于药膏敷贴组的81.82%、(0.8±0.2)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灸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疗效确切,且起效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