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中医药治疗胃黏膜肠化生逆转研究进展
彭文静; 肖国辉; 陈珊珊
2017, 13 (6): 64-66. [摘要] (170) PDF (1120KB)(508)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一认识,胃黏膜异型增生及肠化生是胃癌前病变,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现代医学多认为Hp感染是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的主要病因,根除Hp、补充氧化剂等综合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逆转部分患者的胃黏膜肠化、萎缩及异型增生,但近年来由于抗生素滥用等原因,耐Hp患者数量逐渐上升,且药物的副作用使部分患者无法维持良好的依从性。因此,中西医结合成为目前研究热点,现将近几年中医药治疗胃黏膜肠化及根除Hp的研究概况做一综述。?
被引次数: Baidu(1)
柴黄清胰活血颗粒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相关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祝虹霞; 唐娇梅; 王天刚; 赵龙; 喻玉; 杨伟兴; 肖国辉;
2017, 13 (24): 141-143. [摘要] (147) PDF (614KB)(362)
目的:观察柴黄清胰活血颗粒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8(IL-18)、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影响。方法:将6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与治疗组(3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患者加用柴黄清胰活血颗粒治疗,以健康体检人群血清作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两组患者入院时、入院后3d、7d的血清TNF-α、IL-18、PAF指标。结果:入院时,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TNF-α、IL-18、PAF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1),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d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TNF-α、IL-18、PAF水平均明显下降,其中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治疗7d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TNF-α、IL-18、PAF水平均分别较治疗3d时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TNF-α、IL-18、PAF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腹痛缓解、首次大便时间及总治疗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黄清胰活血颗粒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可能通过调节TNF-α、IL-18、PAF炎症因子,有效控制SAP全身炎症反应,改善患者腹痛情况,缩短排便时间及总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被引次数: Baidu(1)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研究进展
冯雯; 肖国辉; 李兵; 陈辉;
2016, 12 (6): 71-73. [摘要] (139) PDF (651KB)(461)
近些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率逐年攀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将中西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供临床参考。
被引次数: Baidu(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