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基于“脾主运化”理论论治泄泻临证经验
吴雪,胡响当
2025, 21 (4): 120-123. [摘要] (10) PDF (1799KB)(5)
“脾虚湿盛”致泻是中医泄泻病因病机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脾通过推动水谷精微运行化生气血津液,其运化功能正常是控制湿邪形成的关键。基于“脾主运化”理论,治疗泄泻时通过脾运水湿,运湿而行,服用以茯苓、薏苡仁为代表的中药,使湿出有路;脾畅气机,气畅湿行,服用以柴胡、木香、砂仁为代表的中药,使湿无留滞;脾化气血,托湿而行,服用以党参、白术为代表的中药,使湿出有路,湿无留滞三方面来健脾祛湿、扶正祛邪。以临床治疗泄泻为切入点,探讨“脾主运化”理论与泄泻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泄泻提供思路及方法。
复方芩柏颗粒剂保留灌肠治疗湿热下注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
胡响当; 陈艳; 罗敏; 李梅; 杨宗亮;
2016, 12 (6): 148-149. [摘要] (169) PDF (463KB)(353)
目的:观察复方芩柏颗粒剂保留灌肠治疗湿热下注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复方芩柏颗粒剂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美沙拉嗪肠溶片进行治疗。治疗2个疗程(8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不良反应等。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3%,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芩柏颗粒剂保留灌肠治疗湿热下注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修复肠黏膜,减轻腹痛、腹泻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被引次数: Baidu(4)
开窗旷置配合切扩虚线置管术治疗高位瘘管性脓肿临床研究
李梅;李帅军;胡响当;盛利;
2016, 12 (22): 80-82. [摘要] (92)
目的:观察开窗旷置配合切扩虚线置管术治疗高位瘘管性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高位瘘管性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患者采用开窗旷置配合切扩虚线置管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切开引流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试验组患者治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8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随访半年内复发4例(13.3%),少于对照组6例(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并发症、术后半年肛门失禁情况、创面愈合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窗旷置配合切扩虚线置管术治疗高位瘘管性脓肿远期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具有术后愈合时间短、手术微创等优点,肛门失禁发生率低,可改善患者肛门括约肌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被引次数: Baidu(1)
开窗旷置配合切扩虚线置管术治疗高位瘘管性脓肿临床研究
李梅;李帅军;胡响当;盛利;
2016, 12 (22): 80-82. [摘要] (75) PDF (610KB)(372)
目的:观察开窗旷置配合切扩虚线置管术治疗高位瘘管性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高位瘘管性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患者采用开窗旷置配合切扩虚线置管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切开引流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试验组患者治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8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随访半年内复发4例(13.3%),少于对照组6例(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并发症、术后半年肛门失禁情况、创面愈合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窗旷置配合切扩虚线置管术治疗高位瘘管性脓肿远期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具有术后愈合时间短、手术微创等优点,肛门失禁发生率低,可改善患者肛门括约肌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被引次数: Baidu(1)
创建《中医肛肠科学》教学新模式实践与研究
刘杨;宋艳;李梅;胡响当;罗敏;何永恒;
2015, 11 (17): 142-143. [摘要] (59) PDF (475KB)(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