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冯全生教授基于“肝与大肠相通”理论从肝论治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经验
苏姣; 闫迪; 苏悦; 吴文军; 冯全生;
2018, 14 (3): 124-125. [摘要] (197) PDF (527KB)(361)
以"肝与大肠相通"理论为支撑,从肝与大肠生理密切相关、病理相互为病认识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机理,并从气机郁滞、气郁化火之肝郁肠闭和木乘脾土、肝经湿热之肝旺肠泄两方面列举冯全生教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独到经验,以期为临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提供新思路。
栀子豉汤临床应用初探
苏悦;彭杨芷;
2016, 12 (4): 84-85. [摘要] (96) PDF (881KB)(413)

栀子豉汤为《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经典方剂,但临床应用频次不及桂枝汤、小柴胡汤。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结合临床经验,对栀子豉汤及其加减临床应用展开探讨。

被引次数: Baidu(3)
灵芝主要功效现代研究进展
彭杨芷;苏悦;芦光亮;江泳;
2016, 12 (18): 71-72. [摘要] (79) PDF (314KB)(322)
关于灵芝,古籍皆以"仙草"命名,并且有许多"久服轻身"的传说,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其对多种病证有较好的疗效。结合实验室研究和临床应用,对灵芝的主要功效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索。
被引次数: Baidu(1)
灵芝性味归经初探
彭杨芷;苏悦;税杰;江泳;
2016, 12 (17): 56-57. [摘要] (64) PDF (330KB)(312)
灵芝作为中药中重要的一味补益药,受到古代和现代医家的关注,其补益效果也受到广泛的好评,但灵芝归经脏腑定位一直没有明确的说法,其性味的记载也比较模糊。根据古今文献中对灵芝的研究资料,对灵芝的性味归经进行简要归纳并予以分析。
中西医结合防治HBV耐药变异研究
苏悦; 彭杨芷; 罗雪梅; 冯全生
2016, 12 (10): 119-120. [摘要] (72) PDF (429KB)(33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HBV耐药变异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肝郁脾虚型和脾胃湿热型各30例,两种证型又分别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西医对照组各15例。治疗组患者给予拉米夫定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拉米夫定治疗,分别比较组间和组内患者用药6个月、12个月后的耐药性情况。结果:肝郁脾虚型治疗组与对照组、脾胃湿热型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耐药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耐药患者例数少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肝有降低HBV耐药变异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