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针灸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研究进展
刘会霞; 刘丽莎; 袁秀丽;
2018, 14 (9): 115-117. [摘要] (173) PDF (1591KB)(597)
围绝经期失眠发病率逐年升高,各种针灸疗法应用于围绝经期失眠,其中体针、针药结合、耳穴疗法、穴位贴敷、穴位埋线等在围绝经期失眠中的应用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对此进行综述。
以“透刺法”论治中风后高肌张力状态
李君; 袁秀丽;
2018, 14 (5): 76-77. [摘要] (240) PDF (1469KB)(441)
中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大多数患者会遗留下不同程度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致残率高,在疾病恢复中,患者常出现肢体肌张力明显增高,阻碍了患者后期康复,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存质量。根据其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通过临床跟师总结出"透刺法"治疗肌张力增高的临床思路及选穴原则,为高肌张力状态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更多还原
围刺针法在临床中的应用现状研究
刘会霞; 袁秀丽; 吕雪莲; 姜全敏; 蒲艳; 张璐
2017, 13 (17): 72-75. [摘要] (142) PDF (1206KB)(375)
被引次数: Baidu(4)
刺络放血疗法机理探讨及研究进展
杨丽;袁秀丽;
2016, 12 (2): 67-69. [摘要] (150) PDF (523KB)(525)

刺络放血疗法是一种通过针具对人体浅表小静脉、特定腧穴、病灶处或病理反应点进行针刺,并放出适量血液,用以治疗疾病的中医传统方法。该疗法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具有简、便、廉、效的特点。《内经》中首先提出"宛陈则除之"作为刺络放血的治疗原则,在此理论基础上,经过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和理论探索,刺络放血疗法的治病机理和应用范围已大大丰富。现代医家更是在古人的基础上对该疗法的现代医学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期望能够更准确地把握疾病本质,合理运用该疗法。

被引次数: Baidu(17)
“抑肝扶脾”刺灸法配合耳压治疗小儿抽动障碍临床疗效观察
李娅茹; 袁秀丽
2016, 12 (12): 104-105. [摘要] (125) PDF (503KB)(334)
目的:观察"抑肝扶脾"刺灸法配合耳压治疗小儿抽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抽动障碍诊断标准的50例患儿采用针刺、灸法配合耳压治疗,4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每个疗程后进行耶鲁抽动整体严重程度量表评分,计算总评分、减分率。结果:所有患者显效18例(36.0%),好转25例(50.0%),无效7例(14.0%)。结论:"抑肝扶脾"刺灸配合耳压治疗小儿抽动症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