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基于数据挖掘《古今名医临证金鉴·痿证卷》治疗痿证用药规律
宋港,李纯根,邝涛,蒋勇,廖怀章
2023, 19 (4): 149-155. [摘要] (70) PDF (2264KB)(87)
目的:探究《古今名医临证金鉴·痿证卷》治疗痿证的用药规律,为临床辨治拓展思路。方法:整理《古今名医临证金鉴·痿证卷》中历代医家论治痿证的有效经验方,借助Excel 2010将复方录入整理成数据库,运用Excel 2010、Microsoft Power BI 2022进行频次分析,SPSS Modeler 18.0进行关联规则分析,SPSS Statistics 26.0进行聚类以及因子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58首方剂,涉及中药296味,以当归、甘草、牛膝、茯苓、熟地黄等为核心药物,药性以温、寒、平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肝、肾、脾、肺为主,功效以补肝肾、健脾益气、强筋骨为要;关联规则分析白术、当归组合支持度最高;因子分析共获得白芍、当归、黄芪、熟地黄等5个公因子;聚类分析获得麦冬、人参、生地黄等4个聚类方。结论:从多角度总结《古今名医临证金鉴·痿证卷》治疗痿证用药规律及特征,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
“筋骨并重”理论在脊柱微创手术中的应用思考
郭俊刚,许晓彤,蒋鹏飞,周长征,邝涛
2023, 19 (2): 215-218. [摘要] (34) PDF (1716KB)(96)
“筋骨并重”是治疗骨伤疾病的四大原则之一,历代医家对筋骨关系的认识一直很重视,中医的“筋骨并重”理念在现代脊柱微创外科技术中得到很好的体现,两者均同时体现出整体观和微创观。脊柱微创技术发展迅速,治疗的疾病几乎扩展到所有脊柱疾病,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今后也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应继承中医骨伤传统优势,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使脊柱微创技术更好地服务大众。
身痛逐瘀汤加减配合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气滞血瘀型)临床研究
邝涛; 刘奇英; 周长征; 黄惠勇
2016, 12 (5): 101-102. [摘要] (104) PDF (522KB)(438)

目的:探讨采用身痛逐瘀汤加减配合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气滞血瘀型)的早中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髓核摘除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固定治疗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气滞血瘀型)患者,术后服用加减身痛逐瘀汤4周,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6个月采用ODI、JOA、VAS评分,DH、ROM测量数据评价临床疗效。结果:32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患者治疗后1个月、6个月VAS、JOA及OD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患者术后1个月DH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术后6个月DH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仍能维持术前高度;术后ROM较术前显著减少(P<0.05),保留了较好的活动度。结论:采用髓核摘除并Wallis棘突间稳定系统配合术后服用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效维持病变节段稳定性,取得了较好的早中期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被引次数: Baidu(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