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9例浆细胞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采取抗菌药、糖皮质激素及手术治疗;观察组35例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围手术期加服清热散瘀汤,2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33/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47%(26/34)(P<0.05).治疗后随访半年,观察组复发率为9.09%(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77%(8/26),差异显著(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效果明显,是一种可降低复发率的有效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目的:建立枳实中辛弗林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离子交换色谱法,色谱柱Waters SCX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60mmol/L磷酸二氢钾(10∶90);流速;1.0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75nm.结果:辛弗林进样量在0.1908~1.5264μg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加样回收率为100.23%(RSD=1.93%,n=9).该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结论:离子交换色谱法测定辛弗林含量,操作简便、准确,且重现性好.
目的:探讨小剂量反应停联合化疗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应用小剂量反应停联合化疗的5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研究组,应用常规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5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2.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4.5%;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术后均出现轻微不良反应,通过后期治疗得到治愈.结论: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采取小剂量反应停联合化疗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对瑞香科荛花属植物了哥王[Wikstroemia indica(L.)C.A.Mey]的叶子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用甲醇提取及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薄层色谱跟踪检测,波谱法鉴定结构。结果:从该植物叶子中共分离鉴定出6个化合物,分别是西瑞香素(1)、异西瑞香素B(2)、杨梅素(3)、槲皮素(4)、山奈酚(5)、芫花素(6)。结论:首次报道了哥王叶子的化学成分。
目的:探讨国产MVA装置行人工流产的有效性、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欲行人工流产的正常妊娠5~8周的妇女分为A、B、C三组,各50例。分别用MVA及传统电动负压吸引器进行人工流产手术。结果:三组术中、术后出血量、出血时间及转经时间经秩和检验有较显著差异。结论:MVA方式人工流产安全性和有效性不亚于传统电动负压吸引器方式,并有独特的性能优势,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观察龙牡壮骨颗粒对佝偻病的疗效。方法:对90例佝偻病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8例予龙牡壮骨颗粒进行治疗,对照组42例予葡萄糖酸钙口服液和维生素AD胶囊。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78.5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龙牡壮骨颗粒治疗佝偻病疗效确切,服用方便,口感好,易为患儿接受。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的诊断方法及与子宫肌瘤间的鉴别诊断,提高子宫腺肌病的术前诊断率,减少漏、误诊的发生。方法:对进行妇科手术后,经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的病例与同期部分子宫肌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对比分析。结果:两组间在痛经症状、子宫大小形态的变化、血清CA-125数值的升高等几个方面的差异有显著性,具有鉴别诊断的意义。结论:必须加强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通过详细地询问病史、仔细地查体、认真分析症状体征、充分利用辅助检查手段,方能提高子宫腺肌病的诊断符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