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非特异性腰痛辨证及用药特点分析:基于数据挖掘技术
陈舜,曾维铨,邹连玉
2023, 19 (6):
160-165.
[摘要]
( 23)
PDF
(1934KB)( 133)
可视化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中药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组方用药规律,总结其治疗思路,以期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检索CNKI、CBM、维普和万方数据库中有关中药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文献,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并构建方药数据库,通过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网络分析及系统聚类分析对组方用药规律进行研究。结果:共纳入处方24首,涉及中药90味,涵盖11条归经,2个病位证素和5个病性证素;挖掘出高频用药13味,依次为当归、甘草、川芎、芍药、独活、茯苓、牛膝、杜仲、桑寄生、地黄、桂枝、秦艽、细辛,病位证素以肾为主,病性证素以寒、湿、血瘀为主;当最小支持度为20%、最小置信度为80%,得到药对关联组合29项,当最小支持度为20%、最小置信度为90%、增益>3.0时,得到三项关联组合29项;复杂网络生成核心组方为川芎、当归、甘草、芍药;系统聚类得到4组药物聚类组合。结论: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病因多为寒湿、血瘀和肾虚,湿热也可能是其主要病因之一。这提示今后临床治疗,应注重补血养血活血,并兼顾补肝肾、祛风散寒,辅以健脾及通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