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溶髓方干预终板软骨细胞凋亡作用机制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
陈艺博,朱镕辉,胡钧,张海锋,龚德飞,班正涛,刘汝专
2024, 20 (6): 140-147. [摘要] (16) PDF (2875KB)(91)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溶髓方干预终板软骨细胞凋亡(CA)的潜在作用机制,为治疗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CIDD)寻找新思路。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和中医药百科全书(ETCM),获取溶髓方中13种药物的活性成分和预测分子潜在作用靶点。检索GenneCards和OMIM数据库,筛选出与CA进程相关的靶基因,并与药物靶点取交集。应用Cytoscasp 3.7.2软件构建“中药-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并借助CytoNCA绘制核心靶点拓扑网络进行拓扑分析,应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并筛选出核心靶点,使用R4.2.6软件对差异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AutoDock 4和Python 3.2对获得的核心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获得溶髓方治疗CA的154个活性成分,主要为槲皮素、γ-谷甾醇、山柰酚、黄芩素、桑辛素C等,通过拓扑网络筛选出关键候选基因肿瘤蛋白P53(TP53)、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MAPK3)、Jun原癌基因(JunProto-Oncogene, JUN)等。KEGG富集分析显示,与CA治疗相关的信号通路主要为AGE-RAGE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溶髓方中核心有效成分与CA核心靶点均能通过氢键结合,且分子对接结合能均≤-5.0 kcal/mol,显现出良好的结合力。结论:溶髓方干预CA进程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等特征,作用机制可能是溶髓方中的槲皮素、γ-谷甾醇、山柰酚、黄芩素、桑辛素C等活性成分作用于TP53、MAPK3、JUN等靶点,通过调控AGE-RAGE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发挥干预CA进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