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2007-2018年针刺华佗夹脊穴镇痛机制研究进展
鞠静; 张永臣; 贾红玲;
2019, 15 (4): 201-204. [摘要] (129)
以"华佗夹脊穴""夹脊穴""疼痛""镇痛"为关键词检索CNKI数据库2007-2018年相关文献,通过文献阅读与整理,系统综述近年有关华佗夹脊穴针刺镇痛机制的研究概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华佗夹脊穴针刺镇痛机制可能同时存在多条通道的网状效应的整体治疗效果,华佗夹脊穴针刺镇痛体现了中医治疗的整体观念。研究还发现针刺华佗夹脊穴主要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调节原癌基因、凋亡基因表达、舒张血管、调节疼痛信号转导通路等实现针刺镇痛的效果。
张建平主任临床治疗疑难杂症验案两则
韩金星; 鞠静; 梁延庆; 张建平;
2016, 12 (6): 92-93. [摘要] (229) PDF (520KB)(476)
张建平主任医师临证20余年来,继承并发扬田芬兰教授"从脾论治"的学术思想,并将其应用于内科疑难杂症的治疗,疗效显著。从两例典型病案入手,分析张师从脾论治的学术思想及独特的分经用药手法。张师治疗一例"无汗证"患者,从病因入手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及见解,采用"桂枝汤"合"九味羌活汤"临证加减,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另一案例,张师自拟方剂调理慢性肾炎,方中对鸡内金的使用取其收敛固涩之效,成为一大特色,疗效显著。两则验案体现了张师对于六经辨证、经络辨证及脏腑辨证的认识,可供同道参考。
于志强教授应用左金丸合小陷胸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经验
鞠静; 韩金星; 刘岩; 曹旭炎; 于志强
2016, 12 (5): 89-90. [摘要] (130) PDF (471KB)(429)

于志强教授临证40余年,对于从肝论治慢性胃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于教授将"小陷胸汤""左金丸""乌贝散""消瘰丸"结合,临证加减,总结出一套关于慢性胃炎的治疗思想。从一则典型病例展开,结合中医学及于教授对慢性胃炎的理解,讨论于教授临证时辨病辨证思路及从肝论治的处方原则,以期将于教授应用小陷胸汤治疗慢性胃炎的经验总结于文中,为临床提供了参考。

被引次数: Baidu(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