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基于三焦气化理论辨治特发性膜性肾病
高燕妮,袁军
2021, 17 (1): 99-102. [摘要] (214) PDF (1790KB)(541)
从三焦与气血水代谢关系的角度出发,将三焦气化理论运用于特发性膜性肾病的辨证论治中。从整体出发,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病因病机,把握不同时期的病机关键和发生、发展规律。认为三焦气化失常、气机不畅、气血水失调的基本病机,贯穿特发性膜性肾病的始终,上中下三焦相互作用影响疾病进程。此外水气的失调,无论虚实皆可导致瘀血形成。治疗上应扶正驱邪,恢复三焦气化,调畅三焦气机,使气血水平衡协调。用该理论指导临床,可为辨治特发性膜性肾病提供参考。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中药处方组方规律探讨
何少明;高燕;王才鸣;赵乐
2020, 16 (6): 13-16. [摘要] (165) PDF (1485KB)(487)
目的:分析全国各省份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预防中药处方,以期为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药选用提供参考。方法:对全国各省份发布的预防中药处方进行分类统计,探究中药功效分类及品种使用频率,以及不同地域、不同人群预防中药处方的差异。结果:清热类、解表类、补气类、化湿类功效中药使用频率较高,其中黄芪、金银花、白术、桔梗、防风、藿香、连翘、苍术使用频率较高;北方地区增加滋阴类药物;普通人群多以银翘散和玉屏风散加减,老弱幼人群多以玉屏风散加减。结论:选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中药处方不能一概而论,要体现三因制宜。
带针下言语训练对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疗效观察
程熙; 赖靖慧; 王志峰; 陈晓枫; 卢金华; 高燕玲; 戴清月; 林凌;
2018, 14 (8): 153-154. [摘要] (189) PDF (1530KB)(461)
目的:评价带针下言语训练对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疗效。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带针下训练组(治疗组)和常规训练组(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言语训练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头针且在带针下进行言语训练,两组连续治疗4周,采用ABC及CFCP量表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患者自发言语、复述和命名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带针下言语训练对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有更积极的治疗作用,其疗效更为显著。
基于体内过程的民族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进展
高燕; 何少明;
2016, 12 (6): 16-18. [摘要] (151) PDF (576KB)(473)
民族药发源于少数民族地区,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传统性,通常具有汤、丸、散、膏、丹等剂型。口服给药是传统民族药防治疾病的主要手段,口服药物的机体发挥疗效与药效成分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密切相关,即与药物的体内过程相关。目前,研究药物体内过程的方法有肠道菌群代谢、肠吸收、血清药物化学、药代动力学及近年来出现的代谢组学、肝微粒体酶生物转化等。研究药物在机体内过程,可较好地发现民族药的药效物质基础,对阐明民族医药理论科学内涵、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及民族药走向国际化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体内过程研究方法在民族药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民族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被引次数: Baidu(2)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五苓散方病证规律研究
蒋萃;张琦;吴均华;高燕;陈甲秀;
2014, 10 (4): 10-12. [摘要] (93) PDF (1266KB)(548)
针刺配合梅花针叩刺治疗黄褐斑临床效果观察
高燕
2014, 10 (16): 80-81. [摘要] (78) PDF (808KB)(433)
被引次数: Baidu(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