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办: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
中华中医药学会
国际刊号:ISSN 1673-2197
国内刊号:CN 42-1727/R
邮发代号:38-143
Toggle navigation
亚太传统医药
首页
期刊简介
栏目设置
编委会
投稿须知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虚拟专题
常见问题回答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高雅[Author]) AND 1[Journal]) AND year[Order])
AND
OR
NOT
文题
作者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摘要
分类号
DOI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显示/隐藏图片
Select
何永生教授基于虚、瘀、湿治疗慢性肾炎经验
高雅,张琳,何永生
2024, 20 (1): 131-133.
[摘要]
(
18
)
PDF
(1677KB)(
100
)
可视化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临床表现以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为主,中医学认识其证候最早。何永生教授临床30余载,治疗该病经验独到,认为慢性肾炎病机不离虚、瘀、湿,在临床诊治中,通过补益肺脾肾、补血通络祛瘀、健脾淡渗利湿,辨证施治,取得了良好临床疗效。
Select
肝脏刚柔论在民间中医特色诊疗中的应用
安宏,高雅,刘剑锋
2022, 18 (1): 203-206.
[摘要]
(
106
)
PDF
(790KB)(
131
)
可视化
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以理筋调肝为核心,通过柔肝疏肝、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借助局部的刺激,理筋整骨,促进全身气血运行。“罗氏正骨法”利用轻柔手法让患者放松,消除患者的恐惧和疑虑,“一掌击、一脚踢”,重而不滞,重中有巧,疏肝理气,通经活络,迅速疏通病患部位气血,理急止痛。“李氏铁手腕挺直法”以脊柱挺直为核心,通过手法操作,达到头、肩、腰、膝的系统挺直,经过理筋,进而整骨,达到全身挺直的目的。诠释肝在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中的关键作用,有助于民间中医诊疗技术的理论化,填补其长于实践而短于理论的不足,为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系统性研究与开发提供理论思路。
Select
养阴益气中药干预耐多药肺结核应用规律及潜在作用机理探讨
李波,梁燕,刘鸿雁,杨志伟,刘渊,高雅
2021, 17 (10): 150-153.
[摘要]
(
66
)
PDF
(1816KB)(
194
)
可视化
耐多药肺结核(MDR-TB)属于乙类传染病,是影响结核病控制的最大特殊类型结核病,具有传染性强、化疗周期长、治愈率低等特点,化疗过程中容易引起多种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差,影响MDRTB化疗效果,MDR-TB中医证型以气阴两虚为主,中药干预MDR-TB化疗具有重要临床价值。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挖掘养阴益气中药组方,分析养阴益气中药干预MDR-TB的潜在规律,并从细胞免疫角度探讨其作用机理,以期为养阴益气中药干预MDR-TB化疗及中药新药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Select
降黄散熏蒸治疗湿热蕴蒸型病理性黄疸临床观察
汤瑞莲; 王晓燕; 高雅; 何森辉; 刘丽平; 张艳梅; 何洁鑫;
2019, 15 (2): 141-143.
[摘要]
(
208
)
PDF
(1559KB)(
712
)
可视化
目的:观察降黄散熏蒸治疗湿热蕴蒸型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茵栀黄颗粒及妈咪爱口服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降黄散熏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经皮、血清胆红素水平、黄疸消退时间及中医症状积分等。结果: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中医症状积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经皮、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黄散熏蒸治疗病理性黄疸疗效显著,可降低胆红素水平,加快黄疸消退,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且操作简单,经济方便,患儿及家长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Select
尾骶骨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偏瘫患者临床研究
田勇; 高雅贤; 刘学霞; 王文涛; 马晓明;
2018, 14 (12): 169-171.
[摘要]
(
231
)
PDF
(1587KB)(
537
)
可视化
目的:探讨尾骶骨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体针、常规中药离子导入及普通康复疗法,观察组患者采用尾骶骨运动疗法、尾骶部离子导入、骶尾部针灸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FMA及MBI量表评分、治疗后综合功能分布状况、治疗前后步长、步频以及步速。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MA及MBI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综合功能正常以及基本正常率为66.67%(20/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3.33%(13/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步长、步频以及步速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尾骶骨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偏瘫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Select
难治性慢性盆腔痛验案四则
高雅;
2015, 11 (14): 49-50.
[摘要]
(
77
)
PDF
(493KB)(
424
)
可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