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传统医药 ›› 2021, Vol. 17 ›› Issue (1): 215-218.DOI: 10.11954/ytctyy.202101066

• 传统医药教育 • 上一篇    下一篇

基于前景理论对中医类硕士专业学位课程结构比例的探讨

  

  1.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督导办公室;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湖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
  • 出版日期:2021-01-05 发布日期:2021-02-02
  • 基金资助:
    湖南中医药大学教学改革课题(201905); 湖南省科技厅科技创新平台与人才计划(2017SK4005); 湖南省级财政中医药项目-名院工程(rsk-010-13[006-09]);

  • Online:2021-01-05 Published:2021-02-02

摘要: 前景理论是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卡尼曼(Kahneman)与特沃斯基(Tversky)共同提出的行为经济学和风险决策理论,其揭示了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机制。中医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目标决定了其课程体系建设应以传承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临床研究能力的提高为核心。随着并轨培养的实施,我国中医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存在着临床与理论、中医与西医、本专业与其他专业、临床与辅助科室以及人文科学、科研方法学习的失调等问题。应用前景理论分析研究,可以从一个崭新的视角进行探析,有利于中医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及医教协同改革、并轨培养的推进。

关键词: 前景理论, 临床资源与教学资源, 中医类硕士专业学位, 课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