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洋,梅全喜,张书亚,朱婧,黄晓怡,杨光义. 苍术在瘟疫防治中的研究与应用[J]. 亚太传统医药, 2021, 17(8): 214-218. |
[2] |
代琪,佘颖祺,叶俏波,罗霄,雷蕾,文永盛. 中药木瓜和木瓜籽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亚太传统医药, 2021, 17(8): 219-223. |
[3] |
王恩龙,何黎黎,李婧.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的化湿败毒颗粒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用机制及活性成分筛选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 2021, 17(7): 149-154. |
[4] |
郑依玲,欧阳勇,梅全喜,李皓翔,余应嘉. 金银花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中的应用探析[J]. 亚太传统医药, 2021, 17(7): 180-184. |
[5] |
李东洋,管贺,袁志鹰. 黄精药理作用及其复方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J]. 亚太传统医药, 2021, 17(7): 197-200. |
[6] |
夏景富;龙明豪;吴晓勇. 苗药黑骨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分子机制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J]. 亚太传统医药, 2021, 17(6): 123-128. |
[7] |
麻景梅,麻朝朝,李斯,王迎春,牛丽颖. 茵栀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亚太传统医药, 2021, 17(4): 202-206. |
[8] |
曹旭晴,李继安,杨秀红. 温性中药及其活性成分抗病毒研究进展[J]. 亚太传统医药, 2021, 17(10): 194-198. |
[9] |
冯旭,何泽源,李金玲,张妍妍,林楠,朱雪妍. 龙路病壮药传统应用与现代药理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 2021, 17(1): 13-16. |
[10] |
罗清,戴卫波. 水翁花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亚太传统医药, 2020, 16(9): 197-200. |
[11] |
王自善;田春雨;张国伟;李继安. 酸枣仁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开发利用[J]. 亚太传统医药, 2020, 16(7): 202-205. |
[12] |
金李;谷帮杰;李传芝;罗欢. 中药寒热药性与其现代药理作用关联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 2020, 16(6): 161-163. |
[13] |
王苗;张荣榕;马馨桐;马翠霞;严铭铭;邵帅;徐东铭. 中药薤白药食同源功效探析[J]. 亚太传统医药, 2020, 16(6): 195-201. |
[14] |
姜珊,谢明,郑佳,陈美池,肖洪贺. 蟾蜍类药材本草考证[J]. 亚太传统医药, 2020, 16(12): 95-99. |
[15] |
侯婷婷,娄晓月,苗薇薇,王璐,贾闪闪,闫福林. 网络药理学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 亚太传统医药, 2020, 16(10): 191-1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