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传统医药 ›› 2021, Vol. 17 ›› Issue (11): 140-146.DOI: 10.11954/ytctyy.202111038

• 传统医药信息学 • 上一篇    下一篇

基于“药物-靶点-通路”网络的血必净注射液治疗COVID-19作用机制研究

杨冬梅,霍艳杰,陈临江,曾阳,袁志鹰,庹勤慧,赵洪庆   

  1. 湖南中医药大学
  • 发布日期:2021-11-25
  •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874464,81673722);湖南省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科研攻关课题(KYGG06);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科研专项(2020XGXM06);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91703);湖南省教育厅项目(19C1421)

  • Published:2021-11-25

摘要: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血必净注射液活性成分通过调节免疫与炎症反应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作用机制,为其临床运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检索文献获取血必净注射液体内活性成分,采用TCMSP、DrugBank数据库筛选活性成分及预测对应的作用靶点。在TTD、DisGeNT数据库搜索COVID-19相关的免疫与抗炎靶点,与血必净注射液靶点映射筛选出共同靶点,采用Cytoscape 3.5.1软件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网络图;将共同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中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结合网络图筛选出血必净注射液的核心靶点。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GO生物学过程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采用Auto Dock4.2对血必净注射液核心成分与SARS-CoV-23CL水解酶蛋白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血必净注射液共有116种活性成分,其中关键成分29个。COVID-19相关的免疫与抗炎靶点541个,血必净注射液与COVID-19交集有75个靶点,其中关键蛋白靶点55个,关键活性成分4个,864条相互作用关系。GO条目93个。KEGG通路分析关键靶点与炎症免疫反应相关27条。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紫丹参素C、鼠尾草酚酮、β-谷甾醇、丹参新醌D、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黄芩素等活性成分与SARS-CoV-23CL有较强的结合能力。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能通过调节免疫炎症反应发挥抗COVID-19的作用。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血必净注射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免疫反应;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