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传统医药 ›› 2022, Vol. 18 ›› Issue (2): 198-204.DOI: 10.11954/ytctyy.202202043

• 传统医药信息学 • 上一篇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蒙药额尔敦-乌日勒治疗癫痫的潜在作用机制

于凯,卜凡,李鹏,苏秦,夏蕾,薛金晔,郝雷   

  1. 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临床医学院,内蒙古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 发布日期:2022-02-17
  • 基金资助: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2017MS0899,2016MS[LH]0815);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一般科研项目(NYFY YB020);内蒙古医科大学启蒙计划(FYQMJH2020020);内蒙古医科大学英才培育项目(YCPY2020-0027);内蒙古医科大学实验室开放基金(2020ZN06);内蒙古医科大学三位一体项目(SWYT2020041)

  • Published:2022-02-17

摘要: 利用网络药理学筛选额尔敦-乌日勒抗癫痫的作用靶点及潜在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癫痫提供理论依据。从有关文献中确定额尔敦-乌日勒的有效成分,采用TCMSP数据库筛选出额尔敦-乌日勒的有效活性成分及靶标;通过TTD、OMIM数据库筛选癫痫的预测靶点,将两者靶点进行映射交集,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图并筛选出47个核心靶点;再通过AmiGO2平台进行GO (Gene Ontology)生物过程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活性成分-关键靶点-通路网络图。分子对接显示木犀草素、3-甲基环十五烷酮对MAOA、MMP9、EGFR等具有较强的亲和力。网络药理学研究提示,额尔敦-乌日勒通过降低表皮生长因子(EGF)的mRNA表达,促进癫痫凋亡因子表达和增强脑内抑制性神经递质的表达,通过多途径抑制脑内神经元的同步化放电,从而达到治疗癫痫的目的。通过探讨蒙药额尔敦-乌日勒治疗癫痫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特点,为额尔敦-乌日勒治疗癫痫的下一步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额尔敦-乌日勒;民族医药;癫痫;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