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癌性疼痛伴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癌症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WHO三阶梯止痛法行癌痛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4周。分别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镇痛起效时间与持续时间、生存质量改善情况并检测血清β内啡肽(β-EP)含量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SDS评分与生存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镇痛起效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镇痛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β-EP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治疗组升高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对于缓解患者癌性疼痛,改善抑郁状态、提高生存质量水平有较好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其止痛机制可能与升高患者血清β-EP含量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