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传统医药 ›› 2022, Vol. 18 ›› Issue (4): 35-38.DOI: 10.11954/ytctyy.202204009

• 基础与实验研究 • 上一篇    

秀山地区特色炮制技术“十三制”对香附行气、活血、化瘀的炮制增效作用

吴文辉,陈明容,商思阳,贾琳,沈萍   

  1. 重庆市中医院
  • 发布日期:2022-04-12
  • 基金资助:
    重庆市科卫联合中医药科研项目(2019ZY3204);重庆市科研机构绩效激励引导专项(jxyn2019-1-2)

  • Published:2022-04-12

摘要: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香附“十三制”前后行气、活血、化瘀炮制增效作用。方法:采用声光电、夹尾、束缚、冰水浴等不可预知的慢性刺激联合肾上腺素复制雌性大鼠气滞血瘀证模型,并给予不同剂量的香附生品和“十三制”品进行治疗干预,检查各组大鼠血液流变学(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沉.红细胞比容)及凝血四项检测指标(PT、APTT、FIB、TT)。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沉、红细胞比容和FIB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APTT和TT时间显著缩短(P<0.05),PT影响不显著(P>0.05)。给药后,香附生品高剂量组具有显著降低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血沉(P>0.05)及升高FIB水平(P<0. 05)的作用,而“十三制”香附在中剂量组即可达到显著降低全血 黏度(低、中、高切)、血浆黏度和血沉(P<0.05)及升高FIB水平(P<0. 05)的作用,“十三制”香附高剂量组除以上作用外,还具有显著降低红细胞比容、延长APTT和TT时间的作用(P<0.05)。结论:秀山地区特色炮制技术“十三制”法有增强香附行气、活血、化瘀的炮制增效作用,并有降低起效剂量的作用,值得深入研究、保护和传承。

关键词: 香附;十三制;气滞血瘀;血液流变学;凝血四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