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传统医药 ›› 2022, Vol. 18 ›› Issue (5): 167-173.DOI: 10.11954/ytctyy.202205040

• 传统医药信息学 • 上一篇    下一篇

栀子活性成分抗痛风的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探讨

刘佳,李诒光,陈杰   

  1. 江西中医药大学,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22-05-12 发布日期:2022-05-12
  • 基金资助:
    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150876)

  • Online:2022-05-12 Published:2022-05-12

摘要: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技术探讨栀子活性成分抗痛风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在TCMSP数据库检索栀子活性成分;在TCMSP、SwissTarget Prediction和Similarity Ensemble Approach对活性成分作用靶点进行预测;利用OMIM、DisGENT、GeneCards数据库检索痛风疾病的靶点基因。取活性成分靶点与痛风靶点交集,使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栀子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再运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关键蛋白互作网络图(PPI),通过DAVID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GO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获得栀子活性成分11个,抗痛风潜在核心靶点26个。其中,主要活性成分包括槲皮素、β-谷固醇、山柰酚等,可作用VEGFA、TNF、CXCL8、EGF、IL-1β等关键靶点。GO功能分析得到36个条目(P<0.01,Count≥5),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18条信号通路(P<0.01,Count≥8),主要涉及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癌症通路、NF-kappa B信号通路等。结论:该研究初步探讨了栀子抗痛风的关键靶点与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栀子;痛风;;网络药理学;信号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