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传统医药 ›› 2022, Vol. 18 ›› Issue (7): 140-146.DOI: 10.11954/ytctyy.202207032

• 传统医药信息学 • 上一篇    下一篇

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的中成药治疗胸痹配伍规律及潜在机制研究

姚昆鹏,刘起立,张道平,石静,蔡子杰,蔡虎志,陈新宇   

  1.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出版日期:2022-07-05 发布日期:2022-07-15
  •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04061、81173213);湖南省科学技术厅重点领域研发计划(2019SK2321);湖南省科技人才托举工程项目(2020TJ-N01);湖南省发改委创新引导专项(湘发改投资2019-412号);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心病“四时调阳”重点研究室建设专项(湘中医药函[2020]51号);湖南省中医学“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湘教通[2018]469号)

  • Online:2022-07-05 Published:2022-07-15

摘要: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及网络药理学对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治疗胸痹的中成药进行分析,探索中成药治疗胸痹的组方规律及核心药物的作用机制。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中成药进行频数分析、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并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治疗胸痹的高频药物进行靶点预测、生物学功能及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纳入中成药处方81个,涉及中药141味,归经以肝、心经居多;药物四气以温为主;五味以苦为主;药味分类以补虚药居多;获得核心药物组合4条。根据网络药理学预测出核心药物丹参、川芎、三七的有效成分77个,作用靶点242个,GO分析共获得BP(生物过程)2 509个,CC(细胞组分)112个,MF(分子功能)238个,其机制可能涉及PI3K-Akt、TNF、IL-I7、HIF-1等信号通路及PTGS2、ADRB2、NCOA1、Bcl-2、ERK、p53等靶点基因。结论:中成药治疗胸痹以扶正补虚治法为组方首选,兼顾活血、清热、理气。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分析得出组方用药规律及相关信号通路与治疗靶点,为治疗胸痹的新方组合和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胸痹;冠心病;数据挖掘;组方规律;网络药理学;丹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