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传统医药 ›› 2022, Vol. 18 ›› Issue (7): 165-174.DOI: 10.11954/ytctyy.202207036

• 传统医药信息学 • 上一篇    下一篇

葛根散治疗结肠癌网络药理学研究

聂新,唐东昕   

  1. 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出版日期:2022-07-05 发布日期:2022-07-15
  • 基金资助:
    贵州省中医肿瘤传承与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项目(黔科合平台人才[2020]5013);贵州省中医肿瘤传承与科技创新人才基地建设(黔人领发[2018]3号);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百层次)(黔科合人才(2016)4032号)

  • Online:2022-07-05 Published:2022-07-15

摘要: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葛根散治疗结肠癌的核心成分、靶点及通路并探讨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运行TCMSP数据库检索葛根散组方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查阅文献并检索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分别对成分及靶点信息进行增补,应用GeneCards数据库搜索结肠癌相关靶点,运用Venn在线平台绘制韦恩图并获取葛根散与结肠癌的交集靶点,应用String数据库平台分析交集靶点的蛋白互作网络信息,应用Cytoscape 3.7.1软件完成信息可视化及拓扑分析,应用Metascape平台进行GO分析及KEGG富集分析,最后运用Autodock Vina软件完成分子对接。结果:共获得葛根散活性成分190种,葛根散-结肠癌交集靶点227个,核心靶点43个,核心靶点共涉及1637条GO分析条目及140条KEGG信号通路。预测出葛根散治疗结肠癌的关键活性成分可能为槲皮素、金雀异黄素、葛根素、山柰酚及大豆苷元,过程主要涉及TP53、AKT1、IL-6、INS、MAPK1、MAPK8等靶点,并通过介导癌症相关通路、FoxO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多类别通路来发挥治疗结肠癌的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提示槲皮素、金雀异黄素及葛根素与TP53、AKT1、IL-6、INS及MAPK1均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推测葛根散治疗结肠癌是基于药物与疾病之间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互作网络来实现的,研究成果可为后续的药理及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葛根散;结肠癌;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