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传统医药 ›› 2022, Vol. 18 ›› Issue (8): 172-179.DOI: 10.11954/ytctyy.202208035

• 传统医药信息学 • 上一篇    下一篇

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探究治疗跌打损伤的用药规律及其作用机制

邹福贤,周晓兰,温秀萍   

  1.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泉州市正骨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 出版日期:2022-08-16 发布日期:2022-08-18
  • 基金资助:
    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补助资金(中医药事业传承与发展部分)“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项目”(财社[2019]39号);福建省科技厅引导性项目(2018Y0049);福建省教育厅省属高校科研专项资助(JK2017024)

  • Online:2022-08-16 Published:2022-08-18

摘要: 目的: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整理分析《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跌打损伤的方剂,挖掘其外用和内服方剂的用药规律,并对内服方剂的核心药组进行网络药理分析,阐明其药理作用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并筛选《中医方剂大辞典》中主治跌打损伤的方剂,从中药组成、性味归经、四气五味等角度进行统计分析、聚类分析和关联分析;然后运用网络药理学技术分析内服方剂核心药组,阐明其有效成分、靶点、作用通路。结果:共有1027首方剂主治跌打损伤,包含药物976味,使用频次较高的有当归、乳香、没药等;药物以性温,味辛、苦为主;内服方剂常用药对有乳香-没药-血竭、当归-川芎、当归-红花、当归-赤芍等,外用方剂常用药对有乳香-没药-血竭、川乌-草乌、荆芥-防风、当归-赤芍、当归-羌活、当归-独活等。内服方剂核心药组共筛选出有效成分137个,主要通过PTGS2、NCOA2、PGR等65个靶点作用于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IL-17、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等多条通路,从而发挥治疗跌打损伤的作用。结论:中医治疗跌打损伤以活血化瘀止痛为主要治法,内服方剂和外用方剂的药物组成具有一定的差异,但两者的常用药均包含当归、乳香、没药等,内服方剂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疗效。该研究可为后续进一步实验验证和临床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跌打损伤;《中医方剂大辞典》;古今医案云平台;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