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传统医药 ›› 2022, Vol. 18 ›› Issue (9): 145-151.DOI: 10.11954/ytctyy.202209031

• 传统医药信息学 • 上一篇    下一篇

中药复方专利治疗心力衰竭用药规律及其核心药物作用机制研究

钟勰,陈向云,张瑶,詹家仪,彭芳,唐文超,李尧锋   

  1. 贵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 出版日期:2022-09-09 发布日期:2022-09-09
  •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81960864,81860873);贵州中医药大学科研项目“千层次”人才(贵中医[ZQ2018005]);贵州省科技计划(黔科合基础[2016]1401)

  • Online:2022-09-09 Published:2022-09-09

摘要: 目的:探讨国家专利数据库收载的中药复方专利治疗心力衰竭的配伍用药规律及核心药物的作用机制。方法:检索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及分析系统,收集2002年1月-2021年2月治疗心力衰竭的中药复方专利并建立数据库,对中药使用频次、药性、药味、归经、功效分类、主治证型进行统计,对常用药物进行Aprirori算法相关性分析和药物关联网络分析,探寻治疗疾病的核心药物。通过TCMSP数据库获得高频核心药物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应用CTD、OMIM和GeneCards数据库检索疾病相关靶点。应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应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分析,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成分-靶点-信号通路网络。结果:收集到治疗心力衰竭中药复方专利161项,涉及中药432味,频次≥5的常用中药78味,频次≥21的高频中药18味,得到10个高频药对和10个高频角药。药物功效类别以补气药、活血药、利水渗湿药及温里药为主,核心药物为黄芪、丹参、茯苓、附子,网络药理学分析发现其治疗心力衰竭主要通过作用于IL-6、TNF、VEGFA、PTGS2、NOS2等潜在靶点,调控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缺氧诱导因子(HIF-1)信号通路等发挥作用。结论:中药复方专利治疗心力衰竭以补气活血、温阳利水的配伍为主,核心药物“黄芪、丹参、茯苓、附子”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干预IL-6、TNF、VEGFA等靶点及TNF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等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治疗作用。

关键词: 中药复方专利;心力衰竭;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用药规律;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