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传统医药 ›› 2022, Vol. 18 ›› Issue (10): 23-27.DOI: 10.11954/ytctyy.202210006

• 基础与实验研究 • 上一篇    

壮通饮调控昼夜节律对大鼠脑缺血损伤保护作用实验研究

李岩,朱亮,赖思嘉,李曼菲,梁慧荟,麻小梅,孙景波,杨鑫勇,王亚南,王凯华   

  1. 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广东省中医院中风病研究室,广西中医药大学
  • 发布日期:2022-10-13
  •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160946、81960801);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19GXNSFBA245044、2018GXNSFAA281346);广西一流学科建设开放课题(2019XK039、2019XK148);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2019KY0322);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二批“岐黄工程”高层次人才团队培育项目(2021008)

  • Published:2022-10-13

摘要: 目的:观察壮通饮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并从时钟基因Bmal1调控昼夜节律途径初步探讨其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取SD大鼠60只,按6、12、18、24时四个时间点随机分为4组,每组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壮通饮组。观察昼夜节律对脑缺血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脑含水量,Bmal1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以及壮通饮干预后每组大鼠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各组大鼠均有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其中6∶00组大鼠神经缺损症状明显重于24∶00组,24∶00组大鼠脑梗死体积明显小于6∶00组,18∶00、24∶00组大鼠脑含水量明显小于6∶00组,18∶00、24∶00组大鼠脑组织Bmal1表达量明显高于6∶00组。壮通饮干预后,24∶00组大鼠神经缺损症状较6∶00组大鼠明显减轻,18∶00、24∶00组大鼠脑梗死体积,脑含水量较6∶00,12∶00组明显下降,24∶00组大鼠脑组织Bmal1表达水平较6∶00组明显增高。结论:壮通饮可通过调控时钟基因Bmal1活性来调控昼夜节律发挥脑缺血损伤保护作用。

关键词: 昼夜节律;壮通饮;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钟基因;Bma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