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传统医药 ›› 2022, Vol. 18 ›› Issue (10): 165-173.DOI: 10.11954/ytctyy.202210037

• 传统医药信息学 • 上一篇    

安肠汤治疗IBS-D作用机制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

李莹莹,黄适,徐程,黄婉娜,吕哲,俞金玲,陈小霞   

  1.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台州医院
  • 发布日期:2022-10-13
  •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060845);广西中医药大学双一流课题(0S019018H5)

  • Published:2022-10-13

摘要: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索安肠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筛选出安肠汤的活性成分,应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在线平台预测活性成分的潜在靶点,应用Drugbank、GeneCards、OMIM、TDD等疾病数据库检索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相关靶点。通过Cytoscape 3.7.2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将安肠汤活性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应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并获取安肠汤治疗IBS-D的关键靶点。通过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得到安肠汤有效成分45个、药物疾病交集靶点45个、GO生物过程715个、KEGG通路51条,并采用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安肠汤主要成分和关键靶点的对接情况,分子对接验证中所有结果均<-5.0kJ/mol。结论:安肠汤治疗IBS-D的有效成分为木樨草素、山柰酚、槲皮素和异鼠李素,关键靶点为TNF、AKT1、SRC、EGFR、ESR1,涉及的生物学过程包括细胞增殖、压力反应的调节、对含氧化合物的反应、活性氧代谢等方面。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安肠汤;网络药理学;生物信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