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传统医药 ›› 2022, Vol. 18 ›› Issue (11): 113-116.DOI: 10.11954/ytctyy.202211025

• 临证经验 • 上一篇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理论及其临床应用探讨

祝盼盼,陈宝国   

  1. 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发布日期:2022-11-25
  • 基金资助:
    江西省一流学科建设科研启动基金(JXSYLXK-ZHYI016)

  • Published:2022-11-25

摘要: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是治疗湿温的理论方法,适用于湿温初中期、以湿重于热的实证。该证湿热并重,或热重于湿,利小便恐伤阴,后期湿盛则阳微,阳气不足,则重在温阳,而非通阳。然阳气不通与三焦中的上焦肺气不化关系最为密切。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化矣。“不在温”不是不用温药,而是不用温补之药,湿为阴邪,加以温药可助阳化湿。利小便即是达到通阳的手段,亦是目的。因为小便利则无湿阻,故阳气通。然单纯的利小便无法达到通阳的目的,需配以芳香行气,气行则湿去,无湿阻则阳气通。探讨“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理论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 通阳;利小便;湿热;不在温;温补;阴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