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传统医药 ›› 2023, Vol. 19 ›› Issue (1): 135-141.DOI: 10.11954/ytctyy.202301034

• 传统医药信息学 • 上一篇    下一篇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补肺益肾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制研究

张婷婷,韩少坤,高梅,曲蒙蒙,余海滨   

  1. 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出版日期:2023-01-05 发布日期:2023-01-16
  •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473650);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专项课题(2021IDZX005)

  • Online:2023-01-05 Published:2023-01-16

摘要: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联合分子对接探索补肺益肾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分子机制。方法:运用TCMSP及BATMAN-TCM数据库筛选补肺益肾方中12味中药的主要活性成分及有关靶点,与从GeneCards数据库获取的COPD疾病靶点取交集,通过STRING平台进行蛋白互作(PPI)网络分析,采用Cytoscape 3.9.1筛选核心靶点,随后利用Mestascape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GO、KEGG富集分析,并运用AutoDockTools 1.5.7对补肺益肾方治疗COPD的药物活性成分及相应核心靶点蛋白进行分子对接初步验证。结果:获得138个补肺益肾方药物有效成分,548个潜在靶点,主要包括槲皮素、山柰酚、β-谷甾醇等活性成分以及TP53、SRC、MAPK3等22个核心靶点。GO富集分析得到768个GO条目,包含692个生物进程条目、32个细胞组分条目、44个分子功能条目:KEGG通路分析共得到149条信号通道,大多是与AGE-RAGE、TNF、MAPK信号通道等相关。分子对接结果表明补肺益肾方中药物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间的靶向结合性能均较好。结论:该研究从分子层面揭示了补肺益肾方通过多种药物活性成分、多个作用靶点以及多条信号通路来联合治疗COPD的作用机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方向及理论依据。

关键词: 补肺益肾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