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传统医药 ›› 2023, Vol. 19 ›› Issue (1): 220-223.DOI: 10.11954/ytctyy.202301051

• 专论与综述 • 上一篇    下一篇

从“脾肾互资”辨治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

姚乾宁,李宁,谢兴文,李鼎鹏,黄委委,李辉,景义生,杨浩东   

  1. 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西北民族大学附属医院
  • 出版日期:2023-01-05 发布日期:2023-01-16
  •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82060873);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20JR10RA326);兰州市城关区科技计划(2020SHFZ0035);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GZK-2019-25);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内课题(921y-2019-08)

  • Online:2023-01-05 Published:2023-01-16

摘要: 中医学认为,“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是筋骨强健的核心,当肾虚亏无以养骨时便会发生骨质疏松症。而脾作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肾精充沛离不开脾之精微资助,故脾虚亦为骨质疏松症发病的重要原因。因此,脾和肾在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及治疗中密切相关。基于“脾肾互资”理论,从脾肾两脏探讨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结合脾肾与骨质疏松症的现代研究,总结“补脾益肾”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实验及临床研究成果,以期为研究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及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参考。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脾肾互资;健脾益肾法;补肾健脾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