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传统医药 ›› 2023, Vol. 19 ›› Issue (2): 159-166.DOI: 10.11954/ytctyy.202302037

• 传统医药信息学 • 上一篇    下一篇

龙胆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潜在机制探讨:基于网络药理学

许仕林,陈聪,张兵,王廷春,段小群   

  1. 桂林医学院药学院,广州博济医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23-02-06 发布日期:2023-02-16
  • 基金资助:
    广西壮族自治区八桂学者专项资金(桂财教函[2017]43号)

  • Online:2023-02-06 Published:2023-02-16

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预测龙胆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潜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龙胆的有效成分,并通过文献检索进行补充;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有效成分的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得疾病的靶点;应用Venny 2.1.0获取有效成分和疾病的共同靶点;将共同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获得蛋白互作(PPI)网络信息,之后应用Cytoscape 3.7.2软件绘制PPI网络图;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GO分析和KEGG分析;使用Discovery studio 2020 client对核心靶点和有效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获得龙胆有效成分17个,共同靶点111个,蛋白互作分析提示TNF、AKT1、PPARG、CASP3等靶点的度值较大。GO分析得到567条生物途径,KEGG分析得到116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显示山柰酚(Kaempferol)、1,3,7-三羟基-9H-氧杂蒽-9-酮(Gentisein)和龙胆根素(Gentisin)与关键靶点对接较好。结论:龙胆可能通过调控炎症、胰岛素抵抗、细胞凋亡等途径起到治疗NAFLD的作用,山柰酚、1,3,7-三羟基-9H-氧杂蒽-9-酮、龙胆根素可能起到较大作用。

关键词: 龙胆;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胰岛素抵抗;山柰酚;1,3,7-三羟基-9H-氧杂蒽-9-酮;龙胆根素